武昌曹祥泰是清光緒十年(1884年)開業(yè)的,歷經三世,由小攤販發(fā)展成為武漢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雜貨店,還是兼有機米廠、槽坊、肥皂廠和錢莊等相當規(guī)模的企業(yè)。
曹祥泰創(chuàng)始人曹南山,13歲時喪父,幼年就負擔上事老母下蓄弟妹的責任。鄰居見他無以為生,湊點錢,讓他提籃子賣蠶豆。人們買他的蠶豆,他總會給人家抓一大把,比別的小販多,久而久之?!耙淮蟀选背隽嗣?,曹南山也多銷多賺,后來又做水果生意,由提籃子到挑擔子,漸漸有了積累。一年夏天陰雨變冷,河邊到了大批西瓜船,瓜價大跌,他預料久雨必變晴轉熱,連買帶賒進了兩船。不幾天,果然天晴暴熱,西瓜價上漲十倍,這一下就賺400串。擁有相當資金,擇地武昌長街新街口(今解放路)開起了“曹祥泰”,賣水果,兼賣雜貨。
第二代曹南山的長子曹云階接辦雜貨店,兢兢業(yè)業(yè),辦起了糕餅坊,自制中式糕點,品種多,質量好,特別是各式月餅、綠豆糕和腌制鹽蛋,每逢節(jié)日,商店門口,總是排起了購貨人的長龍。他自抓進貨,與本市和滬蘇廠商有往來,且和英美洋行有聯(lián)系,“僧帽牌”洋燭,“美孚牌”煤油和香煙都委托該店代銷。
次子曹琴萱,有科學知識,自辦工業(yè),先倡祥泰肥皂廠(今中華路),生產“愛華”“警鐘”等肥皂。“警鐘”肥皂行銷廣東及華中各省。
1956年曹祥泰雜貨店進人公私合營,旋改國營,更名為“工農兵副食品商店”。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曹祥泰”牌名重新露面,煥發(fā)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