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tài)特征
王企鵝身長身高90厘米,體重約15-16千克,外形與帝企鵝相似,其軀體的大小僅次于帝企鵝,長相“紳士”,是南極企鵝中姿勢最優(yōu)雅、性情最溫順、外貌最漂亮的一種。主要差異是身材比帝企鵝 “苗條”些,它們的嘴巴細長,頭上、喙、脖子呈鮮艷的桔色,且脖子下的桔色羽毛向下和向后延伸的面積較大。脖子下方的紅色羽毛更為鮮艷,向下和向后延伸的面積較大,是企鵝中色彩最鮮艷的一種。
王企鵝雖然步行笨拙,但遇到敵害時可將腹部貼于地面,以雙翅快速滑雪,后肢蹬行,速度很快。
棲息環(huán)境
棲息地遍布南極洲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南端的眾多群島上。這些島嶼主要分布在南極幅合帶,是地極冷水和北部溫水交匯的地方,位于南緯48°至62°之間。而且,這里的海水養(yǎng)分非常豐富。一般很少離開南極大陸,只是偶爾追逐幼鳥時游到馬爾維納斯群島和新西蘭南部地區(qū)。
生活習(xí)性
王企鵝是群居性動物,飲食和居住都由很多個體聚集在一起。每當惡劣的氣候來臨,它們會擠在一起,防風(fēng)御寒,以獲得最大的保護?;顒訒r間不固定,白天夜晚都有可能,它們常年分散到大洋中,分成小群進行捕食。王企鵝主要以甲殼類動物為食,偶爾也捕食小魚和烏賊。
分布范圍
原產(chǎn)區(qū):阿根廷、智利、??颂m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法國南部領(lǐng)、赫德島和麥當勞群島、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
旅鳥:南極洲、澳大利亞、巴西、新西蘭、圣赫勒拿島、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南非、烏拉圭。
原產(chǎn)地不確定:布維島。
主要分布于南極洲及其附近島嶼。王企鵝的棲息地遍布7座島嶼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南端的眾多群島上。這些島嶼主要分布在南極幅合帶,是地極冷水和北部溫水交匯的地方,位于南緯48-62°之間。而且,這里的海水養(yǎng)分非常豐富。
繁殖方式
王企鵝在南緯66-77度之間南極大陸的冰上繁殖。其產(chǎn)卵期是從11月開始,在相對溫暖的夏天孵化,使小企鵝在冬天來到之前就能在海邊自由來回。王企鵝的小寶寶們在亞南極島嶼安全地渡過冬天。在低的荒野地上繁殖,每次產(chǎn)卵一枚,大小為7×10厘米左右,重300多克,孵化期約為54天。
親鳥不吃不喝的來孵化卵,產(chǎn)卵后,雌鳥很快進入海洋,雄鳥在冬季單獨擔(dān)任孵化任務(wù)。雄鳥孵卵時常把卵置于腳上,將腹部底下挺出,像是溫暖的孵卵箱一樣,并以由下腹部垂下的袋狀皮褶覆蓋腳面。為了保持溫度,常常集群。在此期間,雄鳥有90天(包括54天孵卵期)完全不進食。幼鳥孵出后,雌鳥返回原地,以鳴聲找到雄鳥。這時,雄鳥外出捕食,大約14-24天恢復(fù)體重。剛生下來的小企鵝,脖子很細,具有很大的翅膀,看起來好像小鳥的翅膀一樣。母親將已經(jīng)消化的東西吐出來喂小企鵝。幼鳥由父母雙方照顧30至40天。幼鳥最初發(fā)育很慢,到夏季食物豐富時加快生長,5個月后,即第二年初,開始到海洋生活。
小王企鵝在成長過程中會長出一身溫暖的褐色的無可挑剔的羽毛,還長出了一層厚厚的脂肪,以保證在未來數(shù)月的冬季里可以保暖。它們在冬季會擁擠地一起,而上岸的父母偶爾來喂養(yǎng)它們。到來年春天,雛鳥開始長成成鳥的羽毛,并準備繼續(xù)
自己的生活道路。小王企鵝通常需要10-13個月才能長大。這使得成鳥只能隔一年才能繁殖。親鳥在下次繁殖前開始換羽,持續(xù)35-40天,在這期間不進食。3-4月準備開始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