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堂獅燈是流傳在井岡山東上鄉(xiāng)虎爪坪村的傳統(tǒng)武術競技項目?!秾帉h志》記載,虎爪坪村習武之俗始于清道光三年(1824年),一少林俗家弟子盧能昌落難來到虎爪坪村的深山老林里,以燒木炭和采草藥為生,經(jīng)村民三番五次盛請,才出山收徒,傳授各路武術,始成全堂獅燈,歷代相傳。
全堂獅燈的傳統(tǒng)表演與節(jié)慶習俗息息相關。正月十五日,全堂獅燈在師傅的帶領下,入祠堂祭拜祖先神靈和村中族老長輩后,方可在村頭、場院及各戶廳堂等地表演。主要表演項目有龍燈(俗稱“三節(jié)龍”)、舞獅(又稱“頂獅頭”)、拳術套路表演、棍術套路表演、對練項目、器械項目及盾牌舞(俗稱“藤牌舞”或曰“破牌”)7大類,其中拳術套路、棍術套路、器械項目均由10人表演。全堂獅燈每一類項目有不同的表演形式和內(nèi)容,融攻防格斗與健身娛樂于一身,表演時配奏鑼鼓、嗩吶,氣勢恢宏、喜慶熱烈。其音樂伴奏用民間吹打樂,曲牌有《開唱鑼》《狐貍排街》《高山滴水》《急急風》《閑路鑼》《獅子調(diào)》《拳棍鑼》等。音樂依照舞蹈情節(jié)和動作的變化而變化,一個項目更換一種曲牌。音樂元素對舞蹈作了恰當?shù)暮嫱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