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薩高等師范學校(The Advanced Normal School of Pisa)座落在意大利中部以比薩斜塔而聞名世界的文化歷史名城、伽利略的故鄉(xiāng)——比薩市,與古老的比薩大學組成了一座獨特的大學城,素有讀書求學勝地之美稱。比薩高師于1810年由拿破侖創(chuàng)建的比薩高等師范學校,就如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校的孿生姐妹一樣起源于法國大革命,旨在嘗試一種基于個人才能和素質(zhì)進行精英培養(yǎng)的新體制,從而取代以出生貴賤為基礎的舊體制;于1846年正式成為意大利的貴族學校。
意大利獨立后,比薩高等師范學校成為具有獨立自主權的為國家培養(yǎng)高級科學研究人才的最高學府。她不是一般的普通大學,更不是培養(yǎng)師資的師范大學。她在意大利大學中享有特殊的地位,有權單獨頒發(fā)博士學位,在歐洲和國際上享有崇高的聲譽。受到國家政府、社會各界的特別愛護和鼎力支持。正因為如此以及歷史傳統(tǒng)的原因,比薩高等師范學校(簡稱比薩高師)一直沿用其名。
學校聘用具有國際水平的,在教學、科研和組織領導方面具有綜合能力的一流教師。常年邀請國際上著名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講課,作學術報告,舉辦國際學術會議。美籍華人李政道曾是比薩高師的外籍校務委員。
全校擁有國家科學院院士8人,教授和研究員150多人。高師學生的優(yōu)越之處是教授學生的比例僅為1:10,從而使教師集教學和指導于一身。
從全國和歐洲聯(lián)盟遴選生源。經(jīng)筆試和口試,不但考查其知識的廣深淵博,而且考查其鑒別和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對其它不同領域的興趣和愛好,擇優(yōu)錄取,高中或大學的畢業(yè)成績則不予考慮。限制學年,入學后經(jīng)考試逐年淘汰。比薩高等師范學校獨特之處在于倡導發(fā)揮個人聰明才智和鑒別能力,在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研究工作是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比薩高師注重各個專業(yè)人員的培養(yǎng)。
比薩高師的教學和研究活動分為兩步(大學本科和博士),各自有兩個大的學科:文科(古代史和古典語言學,意大利文學和語言,藝術史和考古學,歷史和古文書學,哲學),以及理科(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科學)。
本科教學與普通大學改革后的3+2制相平行。本科生還同時在比薩大學授課,即雙學習課程。高師的本科教學一般為5年制,自2002年起,按國家大學改革的政令,普通大學第四年級的學生也可進入高師,并同時在高師和比薩大學接受后兩年的本科教學。
小規(guī)模、高質(zhì)量培養(yǎng)大學本科生(相當于碩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一直是辦校的宗旨。上課形式不是一般的學院式授課方式,而是小規(guī)模學術報告的形式,讓學生討論,還讓學生來上課,作報告,訓練其教學和研究的能力。本科生可在該校和比薩大學有關專業(yè)修課,每門課考試分數(shù)不得低于24分(滿分為30分),每年平均分數(shù)不得低于27分,否則將被淘汰。他們還必須參加比薩高師的學術報告和口試。本科生除獲得比薩大學學位外,經(jīng)全面考試后才可獲得比薩高師的畢業(yè)文憑。博士生經(jīng)3年學習和論文答辯通過后,可獲比薩高師頒發(fā)的博士學位證書。
每周五校長會議是高師校內(nèi)特有的定期活動,而與文理兩科主任沒有緊密的聯(lián)系。近兩年來參加該活動的嘉賓有:歌唱家達拉(Lucio Dalla)、劇作家包尼多奧利瓦(Achille Bonito Oliva)、內(nèi)政部長阿瑪托(Giuliano Amato)、法學家卡塞塞(Sabino Cassese)、哲學家弗洛雷斯德爾卡伊斯(Paolo Flores D’Arcais)、紅衣主教斯考拉(Angelo Scola)、雕塑藝術家科利斯(Jannis Kounellis)和切蘭特(Germano Celant)、著名記者瑪烏羅(Ezio Mauro)、藝術家巴第阿托(Franco Battiato)、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作家瑪拉藝尼(Dacia Maraini)、法學家扎各來波斯基(Gustavo Zagrebelsky)、銀行家巴塞臘(Corrado Passera)。
1967年起,高師每年舉辦季節(jié)音樂會(十月份至來年六月)。13年來,一直由旦英岡特萊臘(Carlo de Incontrera)指揮。近年來演出的有:鋼琴家斯望(Jeffrey Swann)、柏林室內(nèi)樂團(La Filharmonische Camerata Berlin)、小提琴家貝內(nèi)代帝(Nicola Benedetti)、斯圖加特國際巴赫樂隊(l’Internationale Bachakademie Stuttgart)、歌唱家奧佳亞(Karina Oganjan)、鋼琴家比戈立尼(Aldo Piccolini)和維特(Angela Hewitt)、維也納交響樂團(il Wiener Kannerensemble)、德國不來梅交響樂團(La Deutsche Kammerphilharmonie Bremen)等。
從比薩高師創(chuàng)建至今,已經(jīng)有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卡爾杜契(Giosue Carducci)、費米(Enrico Fermi)、魯比亞(Carlo Rubbia)(以比薩高師這么小的規(guī)模而論,諾貝爾獎得主創(chuàng)意大利和世界之最);兩位國家總統(tǒng)戈龍凱(Giovanni Gronchi)、阿澤利奧.錢皮(Carlo Azeglio Ciampi);三位國家總理:阿澤利奧·錢皮(Carlo Azeglio Ciampi)、阿瑪托(Giuliano Amato)、達萊馬(Massimo D’Alema)。
以上信息源自網(wǎng)絡,數(shù)據(jù)截止至2020年10月,請以官網(wǎng)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