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錦蛇(學名:Pantherophis guttatus),是游蛇科,錦蛇屬肉食類動物,有2亞種。體長80~120厘米,顏色很多,通常都是紅色的而且伴有橙色的鞍形標記,擁有各種各樣的色彩變化,從熒光橙到灰色、灰褐色、土黃色、紫色都有。因身上有鑲黑邊的紅或紅褐色斑紋,腹部有濃淡相間的方格狀斑紋,所以又叫做“玉米蛇”。
玉米錦蛇原產(chǎn)地為美國東南部,墨西哥灣沿岸,在美國、墨西哥、巴哈馬、開曼群島、維爾京群島等地都有發(fā)現(xiàn)。棲息于干燥林地,沼澤,農(nóng)田等地。獨居生活,黃昏及夜間覓食活動。溫順無毒,壽命可達20多年,是具有觀賞性的寵物蛇。玉米錦蛇保護等級為無危。
棲息于森林、沼澤、農(nóng)田環(huán)境中,尤其偏愛玉米地,因為這里田鼠、小鳥等獵物比較多,"玉米蛇"的名字便由此得來。
玉米錦蛇是美國特有的物種,原產(chǎn)于美國東部和東南部。范圍延伸到南部新澤西、馬里蘭、和肯塔基州南路易斯安那州東南部,南密西西比、阿拉巴馬州南部和南部佛羅里達州。在美國、墨西哥、巴哈馬、開曼群島、維爾京群島等地都有發(fā)現(xiàn)。
全長80~120厘米,最長可達182厘米。千變萬化的顏色和花紋是它最為吸引人的地方。玉米蛇大部分都有一個以上的隱性基因,這使得它們擁有高度易變的顏色和樣式。通??梢姷交疑⒒液稚镣咙S色、橙色等。以這些顏色為底色,上有鑲黑邊的紅或紅褐色斑紋。腹部上有濃淡相間的方格狀斑紋,尾部腹面位置則呈直條紋狀。部分灰色的個體,在腹部有黑色的方格花紋。
此蛇是變異最多的亞種,同一窩蛇蛋中的蛇就有橫帶及縱帶的條紋。已培育出各種不同的體色變化。如白化、脫黃色型、脫紅色型及無色型、縱紋型。
獨居生活,半樹棲性,黃昏及夜間覓食活動,清晨時分曬太陽以調節(jié)體溫,每年11月至翌年3月為冬眠期。玉米錦蛇的食物包括小型嚙齒類、蜥蜴類、蛙類、小型鳥類、魚類以及鳥蛋,年幼個體則主要以昆蟲為食。合適溫度:21~32℃;相對濕度:75~80%。
1、玉米蛇飼養(yǎng)之前要做好一切的準備工作,需要準備蛇箱、加溫器材、喝水設備以及適合大小的乳鼠作為食物,不要等到買到了蛇蛇之后才考慮這些。剛買回來的玉米蛇由于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溫度、光照、氣味、震動都和原來的不一樣了,加上蛇類對環(huán)境因素比較敏感,容易出現(xiàn)緊張,躲著不出來的問題。因此,剛買回家的玉米蛇,需要讓它們安靜的休息幾天,給它安靜的環(huán)境、清潔的水和躲避的地方,一定不要上手把玩或是急著喂食。
2、飼養(yǎng)玉米蛇可以使用比較簡單,高而闊,通風好且堅固的飼養(yǎng)箱,注意頂部要裝有牢固的頂蓋,以防外逃。箱內可放置枯木、人造草皮或者報紙、可匿藏的石洞等,預備枯枝備其脫皮時使用,以及喝水、洗澡用的水盆。要有爬蟲燈,以便保溫。以小型白鼠投喂即可,每次相隔7~10天,不可投喂體型過大或者數(shù)量太多,否則會使它們嘔吐,每次進食后的時間不要打擾它們,以免令其嘔吐,導致死亡。
3、玉米蛇箱底材使用報紙的好處是容易發(fā)現(xiàn)排泄物,清理起來也很快,雖然從視覺效果上來講不是最好,報紙不要新的剛看完就拿來墊箱,要把它展開放在陽光下曬過才好,不要用細沙,細沙很容易被吸入呼吸道和肺里,不要用杉樹皮,是有毒的。
玉米蛇絕大多數(shù)是人工飼養(yǎng)的,通過選育出的變異體。應該遵循人工的條件喂養(yǎng),不應該喂食魚類,蛋類等,人工飼養(yǎng)的玉米蛇以小型哺乳類為主食,常選用小白鼠。幼年時投喂乳鼠,1年蛇應投喂小白乳鼠,逐漸增大。溫度控制在28~31度,26度以下消化緩慢,不宜喂食,24度以下易得腸炎。
4、玉米蛇的壽命不是很長,一般在14~20年左右。如果生長環(huán)境好,飼養(yǎng)條件優(yōu)越的玉米蛇,也能活到20幾年,這和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系。人工飼養(yǎng)玉米蛇需要注意溫度,玉米蛇最喜歡的溫度是30度左右,當氣溫降低的時候消化力下降,這也是冷血動物的特點,如果玉米蛇的飼養(yǎng)溫度低于26攝氏度,吃食物的話就極容易導致消化不良,時間久了就造成了腸炎。因此,玉米蛇的壽命和主人給它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有密切的關系。
5、蛇類是比較獨立的動物,一般情況下都是獨自活動的,只有在交配的季節(jié)相互尋找配偶。如果多條蛇類同時混養(yǎng),很容易造成蛇吃蛇的問題。把不同種的蛇放在同一飼養(yǎng)箱里更是絕對應當避免的!幼體的玉米蛇不會介意住在很小的地方,關鍵是要有自己的天地,不要有常常打攪它的同伴。
在蛇的繁殖季節(jié),雌蛇尾基部的一種腺體能散發(fā)出特殊的氣味,雄蛇憑借這種氣味追蹤雌蛇。雄蛇有一對交接器,即所謂"半陰莖",平時收縮至易尾基部內,交配時可從泄殖孔伸出,每次交配時只使用一側的"半陰莖"。交配時,兩蛇相互緊緊纏繞如油條狀,頭部在同一方,雄蛇身劇烈抖動,雌蛇則伏地不動,射精后雌雄蛇分開。
在每年的繁殖季節(jié),一條雄蛇可與幾條雌蛇交配。雌蛇雖然只有一次性接受交配,但存于雌蛇泄殖腔內的精子在3年內仍有受精能力。因此,人工飼養(yǎng)中,公、母蛇比例1:8便可。
玉米錦蛇每年3~5月交配繁殖,雌蛇每次產(chǎn)3~40枚卵,孵化期約60~65天,卵于7~9月間孵化,小蛇的性別像大多數(shù)爬行動物那樣取決于氣溫(高雄低雌),2~3歲性成熟,壽命12~15年,最高紀錄23年。蛇蛋蛋殼呈白色,如鵪鶉蛋一般大小,而破殼后的小蛇有紅色和白色兩種。
玉米錦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物種(LC)。
每年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玉米錦蛇被捕獲、販賣到寵物市場上,但這并沒有影響到其種群的繁衍生息,暫無滅絕的危險。100元~600元價格不等的玉米錦蛇,最吸引20歲~40歲的寵物愛好者。
玉米錦蛇沒有毒性,是具有觀賞性的寵物蛇,是爬寵市場上主要品種之一。玉米蛇價位在700元左右,顏色不同價格也有差別,有的上萬元。
野生的玉米錦蛇有效的控制了嚙齒類動物的數(shù)量,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一定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