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戲團》是由美國派拉蒙影業(yè)公司出品,塞西爾·B·戴米爾執(zhí)導,蓓蒂·赫頓、查爾頓·赫斯頓、詹姆斯·史都華、柯納·王爾德、多蘿西·拉莫爾主演的劇情片,于1952年1月10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馬戲團的臺柱哈莉和經理布賴特相互愛戀,但兩人為了事業(yè)都從未表明心意,后因火車翻覆布賴特身受重傷,哈莉重新燃起了對布賴特的愛火,并肩負起整頓馬戲團表演工作的故事。
蓓蒂·赫頓 飾 哈莉
查爾頓·赫斯頓 飾 布賴特
詹姆斯·史都華 飾 伯頓斯
柯納·王爾德 飾 瑟巴斯蒂安
多蘿西·拉莫爾 飾 Phyllis
格洛麗亞·格雷厄姆 飾 安姬爾
亨利·威爾克松 飾 Gregory
Lyle Bettger 飾 Klaus
勞倫斯·蒂爾尼 飾 Mr. Henderson
Emmett Kelly 飾 Emmett Kelly
演員 蓓蒂·赫頓
林格兄弟馬戲團的臺柱,原是一名歌手,后來成為特技明星。哈莉一向暗戀劇團經理布萊特,但布萊特為了事業(yè)而冷淡她。后在伯頓斯的義舉下恢復了對布萊特的愛意,并代替受傷的布萊特負起整頓好馬戲團重新表演的重任。
演員 查爾頓·赫斯頓
林格兄弟馬戲團的經理,精明能干,對待工作十分嚴格,為了招徠觀眾,他設計編排了許多精集驚險與歌舞于一體的雜技表演節(jié)目。后因火車翻覆而身受重傷,在伯頓斯的醫(yī)治下保住了生命,最終和哈莉收獲了愛情。
演員 詹姆斯·史都華
十年前失手殺妻的醫(yī)生,被迫以小丑身份在馬戲團里表演并從不卸妝,他不僅是團中的開心果,更是哈莉的良師益友。后因火車翻覆導致布賴特受傷,伯頓斯為了拯救布萊特的性命,不惜在警察面前暴露身份被逮捕。
演員 柯納·王爾德
布賴特簽約的雜技演員,因為他的到來引起了哈莉的不滿,兩人更產生了一段“不打不相識”的感情。一次,他臨時起意表演一個危險度極高的空中飛人動作時,失手從空中摔下,不甚跌傷了一只手,表演前途自此斷送。
雜技場的圓穹頂下,五光十色的聚光燈照出一位體態(tài)輕盈的女郎,她在空中蕩秋千,一邊做著驚險的動作,一邊唱起《戲中之王》,那么舒展優(yōu)美,全場響起喝彩的掌聲。這位女郎名叫哈莉(蓓蒂·赫頓飾),是林格兄弟馬戲團的臺柱,原系歌手,后來成為特技明星,一心想以新一季女空中飛人成名。劇團經理布賴特(查爾登·海斯頓飾)暗中愛上了她。布賴特對待工作十分嚴格,為了招徠觀眾,他設計編排了許多精彩的雜技表演節(jié)目,融驚險與歌舞于一體,例如彈跳表演就伴以《跳吧,杰克》一歌。他還讓男演員瑟巴斯蒂安(柯納·王爾德飾)跟哈莉一起表演空中飛人,孰料兩人日久生情。這在一些演員中間引起了不和,一位名叫安姬爾(格洛麗亞·格雷厄姆飾)的女演員更是爭風吃醋,原來她曾是瑟巴斯蒂安的情人,現(xiàn)在見哈莉跟他形影不離,滿肚子不高興。后來又有一位女伶加入了這場多角戀愛。此外,在馬戲團中還有一名10年前失手殺妻的醫(yī)生伯頓斯(詹姆斯·斯圖爾特飾),他以小丑身份在馬戲團里表演并從不卸妝,后因火車翻覆施救布賴特而被警察發(fā)現(xiàn)。哈莉因此而被感動,于是對布賴特燃起愛火,并擔負起整頓馬戲團表演的工作。
1、《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
2、《Only a Rose》
3、《Lovely Luawana Lady》
4、《Be a Jumping Jack》
5、《Popcorn and Lemonade》
6、《A Picnic in the Park / Sing a Happy Song》
7、《Dream Lover》
8、《Stand by March》
制作人 塞西爾·B·戴米爾、亨利·威爾克松(副)
導演 塞西爾·B·戴米爾
副導演(助理) Arthur Rosson、Edward Salven、Frank Baur
編劇 Frank Cavett、Fredric M. Frank、Barré Lyndon、Theodore St. John
攝影 喬治·巴恩斯
配樂 維克多·楊
剪輯 Anne Bauchens
美術設計 哈爾·佩雷拉、瓦爾特·H·泰勒
造型設計 Wally Westmore
服裝設計 伊迪絲·海德、Dorothy Jeakins、Miles White
視覺特效 德弗羅·詹寧斯、高登·詹寧斯、Paul K. Lerpae、Barney Wolff
錄音 John Cope、Harry Lindgren
布景師 Sam Comer、Ray Moyer
時間 屆次 獎項 獲獎方 備注
1953年 第10屆美國金球獎 劇情類最佳影片 《大馬戲團》 獲獎
最佳導演 塞西爾·B·戴米爾 獲獎
最佳攝影(彩色) 喬治·巴恩斯、J. Peverell Marley 獲獎
1953年 第25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 《大馬戲團》 獲獎
最佳編?。ü适拢?Fredric M. Frank、Theodore St. John、Frank Cavett 獲獎
最佳導演 塞西爾·B·戴米爾 提名
最佳服裝設計(彩色) 伊迪絲·海德、Dorothy Jeakins、Miles White 提名
最佳電影剪輯 Anne Bauchens 提名
《大馬戲團》與大部分低聲細語的愛情對白不同,該片的對話或者是在馬戲團嘈雜的背景聲音和音樂伴奏下,或者是在故事末尾列車駛過的轟鳴聲中進行的,導演對演員聲音的處理是比較成功的。雖然配樂有些嘈雜的感覺,但畢竟不失其熱鬧和壯麗,在聲音的處理上與該片所要表現(xiàn)的娛樂場面是一脈相承的,歌舞曲調的進行也是相當?shù)囊巳雱?。該片雖然是一部娛樂片,但在敘事方面也毫不遜色,故事情節(jié)跌宕錯綜,人物關系緊密交織,人物形象塑造也很成功(《讀電影·百年奧斯卡最佳電影品鑒》評)。
制作公司
1、派拉蒙影業(yè)公司(美國)
發(fā)行公司
1、派拉蒙影業(yè)公司(美國)
2、Paramount British Pictures Ltd.(英國)
3、派拉蒙家庭視頻公司(DVD)(美國)
4、華納家庭視頻公司(美國)
5、Paramount(法國)
6、ARC(DVD)(日本)
7、美國廣播公司(美國)
8、CIC Vídeo(巴西)
9、CIC-Taft Home Video(澳大利亞)
10、First Trading(DVD)(日本)
11、GP Museum Soft(DVD)(日本)
12、Maxter(DVD)(日本)
13、PSG(DVD)(日本)
14、Paramount Home Entertainment(Japan)Limited(DVD)(日本)
15、Paramount Home Entertainment(DVD)(荷蘭)
16、Tone(DVD)(日本)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qū) 上映/發(fā)行日期
美國 1952年1月10日(紐約)
美國 1952年2月21日(洛杉磯)
菲律賓 1952年9月22日(達沃區(qū))
瑞典 1952年12月19日
西德 1952年12月25日
芬蘭 1952年12月25日
奧地利 1953年9月
丹麥 1959年1月12日
芬蘭 1962年1月5日(再發(f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