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雞店介紹
張久禮燒雞店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被沈陽市人民政府授予“風味名品”稱號,并于一九九八年十一月被遼寧省工商管理局、遼寧省勞動廳、遼寧省消費者協(xié)會等單位授予遼寧省“地方風味名牌”稱號。張久禮燒雞店擁有自己的養(yǎng)雞基地。對雞的品種、喂養(yǎng)飼料、養(yǎng)殖周期、雞的重量和防疫措施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和動作標準,真正做到了從源頭上保證了生雞質(zhì)量,在燒雞制作環(huán)節(jié)上更是至臻要求上崗人員必須在年富力強,必須具有中專以上文化程度,必須在本店有五年以上的學徒經(jīng)歷才能擔綱燒雞制作重任。由此,更被沈陽市主副食放心工程領導辦公室推薦放心食品,并于一九九九年三月和六月份被評為沈陽市十大暢銷品牌和著名商標稱號。目前在沈陽大約有23家分店,其獨特的口感已經(jīng)成為沈陽熟食行業(yè)里的“老字號”。
人物傳記
人的一生,是短暫的。它的價值不在于你身前擁有過什么,而在于你身后給世人留下了什么。
---------- 題 記
公元二00六年九月九日,“燒雞大王”---張久禮老人,在沈陽走完了他人生的旅程,享年八十八歲。
日月飛逝,轉(zhuǎn)眼間三年過去了,走進接班人張利的辦公室,睹物思人,無限感慨。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談,老人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一生如一幅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張久禮老人,原籍山東萊州。年少時家境貧寒,吃百家飯長大。十六歲那年,只身來到青島,跟人學徒。憑借那股韌勁和細心,早早地就練就了一套制作燒雞的本事。后來,隨著大批人流闖關東,在沈陽安了家,并找到了工作。
一九八二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已過花甲之年的張久禮老人坐不住了。天生要強的他,為了讓家人日子過得更好些,就重新操起年輕時的行當---加工燒雞。剛起步時,張久禮老人只能帶著老家的幾名親屬在一塊廢棄的空地上,搭建起三間簡易房,就這樣一個臨時的小作坊就誕生了。
雖然是小作坊,但張久禮老人卻絲毫也不放松對每一道工序的管理。從活雞到成品雞,嚴格按照七道工序逐一實施。配料足、雞煮得爛、香味直透雞骨。從燒雞的外形看,雞色金黃,雞身完整美觀,肉爛而形不散。把雞煮爛。重量就要降低,而且費工、費成本,對此,張久禮老人卻說:“做生意就是要講信譽,不能財迷心竅當奸商?!倍嗄陙?,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大東門市場,那個最初用手推車當貨架,上面罩個玻璃柜的燒雞鋪,漸漸地吸引了眾多的消費者。產(chǎn)品銷量也逐步上升,從最初的每天十幾只,到后來的每天幾十只,而今每天的銷量約在兩千只左右。一個個統(tǒng)一標識的張久禮燒雞專賣店印入了廣大消費者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