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地處沅陵縣境內,是以中亞熱帶獨具魅力的河流、人工湖、沼澤和環(huán)湖森林組成的濕地—森林復合生態(tài)系統(tǒng)。濕地公園總面積20613.9公頃,其中濕地面積為19789.3公頃,是湖南省現(xiàn)有國家級濕地公園中濕地面積較大的濕地公園,是具有國際意義的陸地生物多樣性關鍵區(qū)、世界自然基金會確定的全球200個具有國際意義的生態(tài)區(qū)。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地處沅陵縣境內,是以中亞熱帶獨具魅力的河流、人工湖、沼澤和環(huán)湖森林組成的濕地—森林復合生態(tài)系統(tǒng),主要包括五強溪水庫水面及其周邊消長帶、酉水及其河岸、入庫溪流、五強溪下游沅水段和巖屋潭水庫。
公園由西南向東北呈狹長型廊道走向,最南端至五強溪水庫沅陵縣與瀘溪縣交界處,最北端至沅水沅陵縣與桃源縣交界處,地理位置為東經110°10'19"—111°4'53",北緯28°15'24"—28°48'11"。
濕地公園東西垂直長約為160公里,南北垂直寬約為60公里,規(guī)劃總面積20613.9公頃,其中濕地面積為19789.3公頃。
區(qū)域內水系發(fā)達,水能資源豐富,百里之內匯集了五強溪、鳳灘、髙灘、巖屋潭等十處水電站,總裝機212.408萬千瓦。
五強溪大壩鎖定了沅水,婀娜多姿的沅水和酉水婉轉于山巒峻嶺中。二百里峽谷成了僅次于洞庭湖的水鄉(xiāng)澤國,花紅水碧,魚躍鳥飛,“水上行,兩岸游”是沅陵具有特色的旅游黃金線路。從壩區(qū)上溯,一馬平湖,碧波粼粼,千島突兀。沿岸雄奇險峻的群山,萬古崢嶸的巖壁,披霞帶霧的峽谷。
該區(qū)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據調查,濕地公園內有濕地植物64科171屬268種(4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1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22種蘭科植物被列入國際公約保護植物名錄);有鳥類15目35科118種;有魚類4目12科57種(1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3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06種湖南省重點保護動物)。
濕地公園內,文化底蘊深厚,景觀資源豐富。其歷千年不變的傳統(tǒng)龍舟文化、神秘莫測的巫儺文化、原生態(tài)的山歌號子文化等已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儺戲、傳統(tǒng)龍舟、山歌號子已被列入全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集“水景”、“山景”為一體是五強溪濕地公園濕地旅游顯著的特征。五強溪碧波粼粼,酉水蜿蜒曲折,夸父山奇特秀麗,風景迷人,為一望無際的水面增添了獨特的風韻。公園內擁有眾多優(yōu)質自然資源,在煙波浩淼的湖水之中,大小山峰層巒疊嶂,高低連綿,形態(tài)各異,湖光山色,景色幽靜,環(huán)境優(yōu)雅,空氣清新,溶山水之靈氣于一方,有陳家灘金銀群島、肖家橋魚島、藍溪河谷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