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東京葛飾區(qū)小菅的公寓里發(fā)現(xiàn)一具年約四十余歲的腐爛女尸,經(jīng)過調查后,警方得知死者是住在滋賀縣彥根市的押谷道子。 奇怪的是,公寓屋主越川睦夫卻下落不明。搜查一課的松宮刑事直覺此事件和附近新小巖的流浪漢被燒死的命案有關。 滋賀當?shù)鼐鸩槌龅雷又郧巴鶘|京,是要與多年未見,在東京擔任舞臺劇導演的國中同學淺居博美見面。淺居博美是日本橋署刑事加賀恭一郎的舊識,加賀恭一郎是松宮的表哥。煩惱的松宮向加賀尋求建議,起初加賀因為轄區(qū)不同而只提供調查意見。然而,警方在小菅公寓里發(fā)現(xiàn)一本月歷,每個月份被寫上不同橋名的名字,加賀意外發(fā)現(xiàn)這場謀殺居然和離家出走多年的母親有關。
成書過程
《祈禱落幕時》是“加賀恭一郎系列”的第十本小說。在福島事件后,東野圭吾直面日本核電廠公害的問題,嚴厲地指責出日本21世紀以來的社會及核能問題,同時,它也延續(xù)了作者對于愛的執(zhí)著主題,不同的只是對象變?yōu)榕畠骸?/p>
人物介紹
加賀 恭一郎
田島百合子的兒子。大學生畢業(yè)之后曾當過兩年教師,但因為學生之間發(fā)生的某件事,認為自己沒有資格做教師而辭職,然后跟父親一樣成為警官,原任職警視廳搜查一課,之后在練馬署搜查一系擔任巡查部長。之后調配到久松署,如今在日本橋署,職位是警部補。
松宮 修平
恭一郎的表弟,警視廳搜查一課的警官。自父親死后就對舅舅,也就是加賀的父親如親生父親般尊敬,因為舅舅在松宮父親死后,對他們多加照顧。成為警官的原因也是因為尊敬的舅舅曾當過警察。非常不滿一次也沒來探望隆正的恭一郎。稱恭一郎為“恭哥”,但恭一郎讓他在工作中稱自己為“加賀”。
淺居 博美
舞臺劇導演,編劇,女演員。藝名為“角倉博美”。雙親離婚后,因父親自殺而由孤兒院所養(yǎng)育成人,高中畢業(yè)后立志朝戲劇發(fā)展而進入“巴拉萊卡劇團”,20歲成為演員,30歲成為導演及劇作家而備受注目。她和巴拉萊卡的經(jīng)營者諏訪建夫曾有過三年的婚姻,最后因瞞著丈夫墮胎而離婚。因為帶著童星參加加賀主持的日本橋署少年劍道教室而相識,也向加賀自述墮胎的過往。目前,由博美加入懸疑元素、改編自名劇曾根崎情死的“異聞.曾根崎情死”正在明治座公演,實現(xiàn)自己“以導演身份在女演員時代的舞臺再創(chuàng)輝煌”的夢。
田島 百合子
加賀失蹤多年的母親,36歲時來到仙臺,在小酒館“Seven”工作。憑著比實際年齡年輕的瓜子臉和憂郁神秘的魅力而受到客人歡迎。最后因健康急劇惡化而在所住公寓中驟逝。個性自律認真,對周圍的人不太敞開心扉,和一為名叫綿部的客人因心靈契合而變得要好。
綿部 俊一
約50歲后半,“Seven”的客人,也是百合子的戀人。從事電力有關行業(yè),經(jīng)常出訪很遠的地方工作。不然則在日本橋徘徊。從康代口中得知百合子去世的消息后,告訴康代加賀的地址,并拜托康代把其遺物與骨灰交給加賀后便失去了聯(lián)絡。
宮本 康代
70多歲。46歲時接手亡夫遺下的小酒館“Seven”及另一間小餐館,并雇用了溫泉旅館老板娘朋友介紹來的百合子,也是百合子遺體的第一發(fā)現(xiàn)者。在綿部的請托下,連絡加賀帶回百合子的遺物和骨灰。東日本地震后將兩間店結束營業(yè),用生意興榮時期賺得的儲蓄作為退休金生活。
押谷 道子
小菅事件的受害者。淺居博美的中學同學。受聘于滋賀県彥根市古澤町的清潔公司“美樂蒂亞”而經(jīng)常在外工作,其開朗健談,并樂于助人的性格,在職場多受同事和顧客所喜愛。在一間安老中心客戶撞見疑似博美母親的人,故到東京希望博美相認。
淺居 忠雄
博美的父親。是個溫厚老實的好人,接管經(jīng)營了母親家族世代經(jīng)營的外國精品店。某天,妻子把所有珠寶及忠雄名下的錢提領一空后失蹤,更以忠雄名義四處借錢。在黑道的要脅下,忠雄最終走上自殺的絕路。
淺居 厚子
博美的母親。和忠雄相親結婚,但婚后露出對生活品質的不滿,并回復中學時的惡名,夜夜笙歌。在使盡金錢后,消失在忠雄及博美的生活中?,F(xiàn)因吃霸王餐從餐廳逃逸時足部骨折,而入住了安老中心,被稱為“201”(因名字不明而以房間號碼代替)的婆婆。
苗村 誠三
博美和道子就讀中學時的班主任。在博美轉校時叫學生們寫了一封鼓勵的信給博美,是一個熱心的老師。19年前在辭任教師時同時離婚,現(xiàn)在失去了聯(lián)絡。
茂木 和重
加賀就讀警校時的同期生。從轄區(qū)警署轉了幾次之后去到公關部,由于加賀在警校時對他有恩,故答應協(xié)助加賀查案。
作品鑒賞
人生會有落幕之時,然而靈魂沒有落幕。故事開始于一個瘦弱的女人死于位于日本仙臺的租房之內,而幾年之后,在東京的另一座租房之內,另一個女人則死于非命。在兩間租房內,僅有的共同點便是同樣寫著日本十二座橋名稱的白紙與日歷。搜查一科警署松宮與日本橋警署加賀對此展開了調查,發(fā)現(xiàn)了驚人內幕。這其中,無論是身患抑郁癥的母親苦于自己身份而擔心無法肩負起母親身份的田島百合子還是為了女兒的聲譽而一直隱姓埋名的淺居忠雄,都向我們展示了這世間至真至純的父母的愛和對子女的情。為了子女的幸福,甘心忍受長達三十多年的孤寂,即使看不到子女的面容,盡管子女不能陪在她們身邊,但只要你能過得幸福,我所受的煎熬就算不了什么。所以當兩個孤獨的靈魂碰撞時,相互慰藉之心便油然而生,這也是常理之中。兩個為了子女而拼盡一生的中年人可以對彼此互吐心扉,這便是最大的可慰之處。書中的百合子和忠雄就是上文所說的這種關系,兩人可以彼此扶持度過一段段陰郁的日子,可以一起守望子女的成長構成了他們生存的意義。因為子女還沒有徹底收獲幸福與成功,所以他們還要堅持。所以當子女真正站在人生的巔峰時,兩人便猶如蠟燭一樣,燃燒了最后一厘米,之后便陷入了永恒的黑暗之中??是笮腋5钠矶\一重又一重,終有落幕之時。
東野圭吾在《祈禱落幕時》想強調的窘境,一方面就是好人面對好人的無奈結局,當中只要有一人把心一橫,罪情就會石沉大海,而不會出現(xiàn)最終的破局面貌。而與此同時,東野堅持加賀的“贖罪”核心精神,更由己而延伸至犯人身上,所以安排了博美在明知即將事敗,一切會公開曝露前,回到滋賀面對自己一向討厭的生母,把一切告之,以圖令后者明白認識到自己所犯的罪孽有多深重。而《祈禱落幕時》的原罪不過是經(jīng)濟糾紛,因博美母親的債務,已足以令到博美一家陷入如此險景絕地。它反過來描述尋常人彼此面對的日常問題,都足以演化出大同小異的人間悲劇來。簡言之,小說中提醒大家身處21世紀的日本社會,其實較五十年前來得更加陷阱處處,兇險異常。
作品評價
《日本經(jīng)濟新聞》:“《祈禱落幕時》描寫了對父母的愛和對子女的情??释腋5钠矶\一層又一層,緊緊抓住了讀者的心?!?/p>
《每日新聞》:“宿命般的人生連鎖故事,堪稱東野圭吾版《砂器》。”
川本三郎(日本評論家):“東野圭吾的新作《祈禱落幕時》,使人聯(lián)想到松本清張筆下的古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