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這里拆掉一進房子,聳起了一幢職工業(yè)余學校的大樓;之后的十來年間,古老的試院在那兒辦公的先后有總工會、文聯(lián)、文化局、團市委、勞動局、婦聯(lián)、檔案館等機關(guān)團體。試院頭門和思補堂之間還有一部分建筑,也是在解放后拆掉的,木料被當作了泰山公園里一些建筑的材料。1986年,這座古老試院成了縣級泰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敵偽時期,試院曾被日軍占據(jù),作為南部襄吉的憲兵隊駐地,試院大堂毀為操場;民國年間,國內(nèi)曾設(shè)有兩個查緝偷逃鹽稅的稅警團,其中之一設(shè)在時稱泰縣的泰州,泰縣稅警團的總部就駐扎在試院內(nèi),民間叫為大營;民國紀元以后,試院借設(shè)為泰縣教育會、勸學所。再把歷史往前推進一些,從史料上可以看到:光緒三十年廢科舉后,院址曾辦學堂,以及駐儀征邑人朱鳴球鳩貲重修等字樣。
揚郡試院歷史上建筑結(jié)構(gòu)完整,建筑規(guī)模宏偉,有頭門、儀門、大堂、思補堂、東樓、西樓、上房、下房、考棚、福神祠等建筑。
對照續(xù)纂《泰州志》上的試院圖:頭門前的廣場兩側(cè)有東轅門、西轅門,轅門內(nèi)有東吹鼓亭、西吹鼓亭,頭門對面是大照壁,照壁前東西兩側(cè)各豎旗桿(木華表)一根。從頭門穿天井入儀門,再過兩側(cè)考棚間的甬道,到達大堂。大堂后是卷棚,過卷棚甬道是思補堂,然后上房、下房,以及兩側(cè)東、西樓房和廂房。整個試院為清乾隆時大木作官式建筑。
歷經(jīng)幾百年風雨,如今試院保存完好的主體建筑,僅有頭門和思補堂了。
頭門面闊五間,兩進深,分心槽做法,前檐斗拱為斗口重昂,后檐重翹,正脊襻間拱,單步梁下一斗三升十字相交荷葉墩,雙步梁下隔架科一斗六升,當心間梁枋上有清式彩繪。思補堂也是面闊五間,但進深四間,其前檐斗拱斗口重昂,后檐無拱。明間構(gòu)架步柱抬梁造,分為各式三部分。堂金桁下懸有乾隆丙戌孟夏督學使者曹秀光書寫的“四教堂”藍地金字巨匾,脊檁枋下留有“大清光緒十七年歲次辛卯三月吉旦知州銜知泰州事張兆鹿重修”題記。思補堂整體氣派威嚴,脊檁高9.75米,普柏枋寬于欄額,枋上裝斜式斗拱,楓拱上刻暗八仙圖案,柱下墊復(fù)盆式石礎(chǔ),代表了清初以來泰州官式建筑的高水平。
揚郡試院是清代科舉制度下?lián)P州府屬八縣童生考秀才的試場。康熙至光緒年間,試院一直由省學政主持考試,所以又稱為學政試院。
揚郡試院是我國科舉制度進士、舉人、秀才三級考試中第一級考試的地方,也是泰州昔日作為江淮地區(qū)重要文化中心之一的歷史見證。明清之際,泰州社會較為安定,有著太平之州的美譽,一時間名賢畢至,人才輩出。泰州唐宋以來一直重文興教、文風鼎盛,康熙年間,朝廷在泰州興建學政試院,作為揚州府屬江都、甘泉、儀征、寶應(yīng)、高郵、興化、泰州、東臺等八縣考生院考之所,表明了泰州處于揚州地區(qū)教育文化中心的地位。泰州學政試院為泰州文化繁榮和選拔人才作出過重要貢獻,是古代泰州人心目中讀書人入仕的神圣之所。
在沙黑《詩話板橋》中,有這樣的文字:鄭板橋拎著考試的書包走進設(shè)立在泰州的揚郡試院,走出來之后就成了康熙秀才?!逗A曛裰υ~》也有以揚郡試院為題的詩:
期逢歲月舊添愁,收拾書籍下泰州。
恭喜文元寓何處,先生小住玉花浮。
遙想當年的鄭板橋們,“收拾書籍下泰州”,鉆進考棚,贏取功名,那是怎樣一番境況啊。《海陵竹枝詞》又有這樣的抒寫:
爭來試院考名流,八邑英才集此州。
爆響十聲看案發(fā),幾家歡樂幾家愁。
去過南京夫子廟貢院的人,對考棚一定有個直觀的了解。在《泰州名勝古跡》中,關(guān)于考棚的一段文字描述,也能讓人想像出個大概:將房屋隔成若干小間,每間容一考生入內(nèi)應(yīng)試,房內(nèi)只設(shè)一桌一椅,門口懸以竹簾,即謂考棚。
清代科舉院考,三年舉行一次,通常春季舉行州考,由州官主持,夏季舉行府考,由府官主持。秋季舉行院考,由學政主持。揚郡試院在秋季開考。每逢開考,泰州人口驟增,市井繁榮,各地考生和送考人就有數(shù)千名。商人紛紛從南京、上海等地趕來,在“考棚街”(西轅門至大林橋)兩側(cè)擺攤設(shè)點,出售筆墨紙硯和各種印本書、古玩珍品,還有日用雜貨、果品糕點等,日夜供應(yīng)。附近的旅館、飯店也是生意興隆。
泰州“揚郡試院”的修繕復(fù)原工程日前獲市計委立項,初步設(shè)計圖已完成。“揚郡試院”修繕復(fù)原工程完工后,可與正在修繕的城隍廟相呼應(yīng),形成新的旅游文化景觀。
此次修復(fù)工程總投資1000萬元,建筑面積3550平方米,主要恢復(fù)吹鼓亭、儀門、考號、大堂、上房等建筑,盡量再現(xiàn)揚郡試院的原貌,同時將科舉程序、科舉沿革等知識通過圖片等展覽。
有關(guān)人士指出,考秀才的官式建筑現(xiàn)存較少。揚郡試院代表了泰州地區(qū)清初建筑的高水平,是中國科舉制度的實物見證,也是泰州曾是江淮地區(qū)重要文化中心之一的歷史見證。 泰州學政試院修繕復(fù)原工程已于近日完成,于08年8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據(jù)了解,學政試院是全省僅剩的保存較為完整的院試試院,其文物價值可與南京貢院相提并論,是泰州曾是江淮地區(qū)重要文化中心的歷史見證。
修繕復(fù)原后的學政試院將分6個展廳,通過實物與畫面、場景相結(jié)合的方式,從科舉文化、科舉簡史、學政院試、科舉教育、泰州名人、科舉奇聞六個方面介紹我國科舉院試制度、科舉程序、科舉沿革、科舉考試的錄取率和社會意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