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旁有飛天浮雕,各角有木檐懸有銅鈴,稱為風鈴,微風一吹,叮冬響。塔尖呈錐形,有銅質球型五個串其上。塔身各層掛有數百銅鏡,西面懸有銅鼓一面。每當日出之時,旭日與塔輝映,光芒四射,數里之外可見塔光,古塔朝霞為開原勝景。
該塔建造年代,歷史上先后有三說:
明清時期,多言其為唐代年建。其所依為明代的二塊石碑,其一為明正統(tǒng)十二年黃瓚撰文的碑刻《明開原重修石塔寺碑記》,《碑記》載:此寺原有舊殘碑,雖文字不全,但崇壽禪寺四字昭然,“及載自唐乾元年有僧洪理大師始建之,遺址寬宏,大定三年入滅,因建石塔為大師龕”。其二碑為流放鐵嶺的大學士陳循于天順年所撰《開原重修石塔寺碑銘》,銘文開篇有:“堂堂古剎,肇唐乾元,在遼之左,雄峙開原”之句,后人皆以此塔為唐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