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大屋的核心部分是目前尚存的“承恩堂”,歷經戰(zhàn)火和風雨的洪家大屋,雖然留下了歲月斑駁的痕跡,可那份徽商巨賈的恢弘氣勢,依舊能在殘存的院落中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高聳的馬頭墻,磚雕的門樓,厚實的冬瓜梁,四水歸堂的天井,人物栩栩如生的木雕,無不彰顯著洪家大屋主人的顯赫。
那么這棟豪宅的主人究竟是誰呢?根據(jù)史料記載,洪家大屋的主人名叫洪炯,本是江蘇鎮(zhèn)陽縣學正的身份,同時任江蘇巡撫林則徐交好。后下海經商,主要在廣州經營祁門安茶的買賣(祁門安茶在我們之前的微信公眾號內容中有介紹,有興趣的朋友直接在歷史消息中找尋),其主要的主顧是英國人。后林則徐虎門銷煙時,洪炯還幫助林則徐與英國人聯(lián)絡。1841年,洪炯買下“承恩堂”,并一直擴張,直到最后形成洪家大屋。
然而這棟古老的房子,之所以近年來成為很多歷史愛好者來到徽州的必到之所,則是因為晚晴名臣曾國藩。話說在咸豐10年,太平軍圍攻徽州府,曾國藩不顧李鴻章的勸阻,親率湘軍主力,由宿松出發(fā),繞道至祁門縣,直接與太平軍正面交戰(zhàn)。曾國藩到達祁門之后,就將其行轅設在了洪家大屋。據(jù)說當年“敦仁里”這個弄堂的名字,還是曾國藩親手所書,可惜現(xiàn)在早已經蕩然無存。
曾國藩當時住在洪家大屋的西花廳“思補軒”,而承恩堂則是其帥帳所在,承恩堂堂前的曬場自然成為演武廳。當時湘軍的著名將領如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等悉數(shù)在此商議軍情,當然也少不了后來的淮軍創(chuàng)始人李鴻章。
這洪家大屋最令人詫異的是,墻壁上同時存有湘軍和太平軍的題字。太平軍的題字為“太平天國粵東前營葉高”十個字,據(jù)考證乃太平軍石達開部下葉高所提。而湘軍則在此處留有較多的文字,內容無外乎是忠君愛國的思想傳播,能在曾國藩設的帥帳墻壁上題字的應當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后人考證其字跡與李鴻章的雷同,亦有人曰乃胡林翼所書,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當然,歷史上的太平軍攻入徽州府的時候,那是一路的燒殺擄掠,歙縣棠樾的鮑家花園就是被太平軍付之一炬的。可這洪家大屋卻始終不曾遭遇太平軍的戰(zhàn)火,難道同這宅子的主人與洪秀全同姓有關,這個就留給大家去探究吧!去洪家大屋的親,只要坐車到祁門縣城,找當?shù)匕傩沾蛱揭幌?,都是能找到的?/p>
歷史沿革
洪家大屋建于清代中期,為洪姓由擇墅(洪村)遷入時所建。
建筑格局
洪家大屋現(xiàn)存4組建筑,門牌編號分別為敦仁里8號、10號、12號、16號。主體建筑均坐北朝南,建筑布局為二進二層磚木結構,整體尚好,其有大小屋宇數(shù)十間,承恩堂居中,后有養(yǎng)心齋,左有承澤堂、思補齋,右有荊奕堂、篤素堂、三世大夫第,前設谷廠和又新書屋(現(xiàn)無存)。其平面布局構架木作磚雕等都獨具匠心,為典型的徽派建筑,咸豐年間,湘軍老營駐祁時,曾國藩多次在這里召開軍事會議,大營行轅即設今洪家大屋的花廳內。太平軍在祁時,曾在該屋的墻壁上,留下許多墨書宣傳標語,現(xiàn)存有10多個3寸見方的墨筆直書大字,其內容為:“太平天國粵東前營葉高”,字跡如新。廡設有觀戲樓,戲臺正立面及構件上均雕刻精美的紋飾。
文物保護
2013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