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路步行街有“天下第一步行街”的美譽,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漢口中心地帶,南起沿江大道,貫通中山大道、京漢大道,北至解放大道,全長1600米。寬度為10至25米,是武漢著名的百年商業(yè)老街,也是“武漢二十世紀建筑博物館”。
2016年12月28日,歷時2年建設,改造后的江漢路及中山大道以全新面貌示人。
中山大道4.7公里的改造范圍中,比較亮眼的工程是江漢路。始建于1906年的中山大道,距今110年歷史,是老漢口比較重要的商業(yè)交通干道。江漢路與地鐵2號線、6號線貫通同步,百年中山大道化身集商業(yè)文化、風情等于一體的景觀大道,逐步向國際著名商業(yè)大道看齊。
2025年1月23日,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按照《旅游休閑街區(qū)等級劃分》行業(yè)標準及細則,根據工作安排,經評審,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qū)江漢路步行街區(qū)納入新一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qū)名單。
被稱為武漢二十世紀建筑博物館的百年商業(yè)街,見證了城市的歷史。
1210米的江漢路,比較耐看的,是一字排開各種建筑:歐陸風格、羅馬風格、拜占庭風格、文藝復興式、古典主義、現(xiàn)代派……人們說,江漢路是武漢二十世紀建筑博物館。
從沿江大道看步行街,江漢關大樓、日清銀行相峙左右。作為武漢近代標志性建筑,江漢關莊重典雅的的古典風格。日清洋行卻處處顯示著端莊恢宏的古羅馬風格。緊鄰的日信銀行,與日清洋行建筑渾然一體,相得益彰。徜徉在江漢路,臺灣銀行、上海銀行、大清銀行用一塊塊石頭建成的樓房,花飾精巧,線型曲美,繁富整飭,堪稱奇妙絕倫。在江漢路步行街還可以領略另一種風格——洋溢著簡潔、純凈、線條流暢的現(xiàn)代建筑。其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當數(shù)分別建成于1934、1936年的中國實業(yè)銀行和四明銀行,皆出自建筑大師盧鏞標之手。四明銀行,1934年建成。整棟樓淺色調、個頎長,就連門窗的用材也均為細細的黑鐵桿。中信實業(yè)銀行底層黑色大理石外墻、中上層褚紅色外墻直通尖頂,以48.5米的“高度”在數(shù)十年里領高樓之最它是武漢現(xiàn)代派建筑典范,具里程碑意義。
江漢路的彩色建筑首屈一指的是上海村里份建筑群,紅瓦面、清水墻、輔以木窗白煙囪,一派近代歐洲風光。穿過中山大道,大清銀行和中國銀行漢口分行把守江漢路與中山大道的十字路口。大清銀行大樓建成于1916年,呈四方形,氣宇軒昂,古典風格突出。再往前走,國貨公司大樓一派歐陸風格。它1928年開工,造型奇特,呈L型。佇立于中百廣場,抬起頭眺望江漢一路的天空,樓房飾柱,曲形轉角,開敞的穹頂塔亭,打破了中式建筑屋頂?shù)钠街?,顯得錯落有致。
江漢路上共有13棟列為歷史優(yōu)秀建筑,其中省級1座、市一級6座、市二級6座。
江漢路上有兩個路標,一個位于江漢關,一個置于江漢四路。兩座路標都沒有按常規(guī)取一個動聽的“名字”,因為在決策者看來,“路標是抽象的藝術品,對于它的寓意,應該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設計者還是有自己的構思。
路標一:江漢關前,以簡潔的兩個梯形黑色花崗巖體塊為基座,一大一小疊加呈梯形狀,樸實而厚重,如一座富含寶藏的礦藏,積淀著江漢路一個世紀的歷史文化底蘊。四個白色花崗巖緊緊扣住基座,代表著政治、商業(yè)、建筑、文化在這里集中體現(xiàn)。兩個不銹鋼立體三角形呈幾何狀疊加,在空間上構成一個巨大的V字形,代表著勝利與希望。三角形上不規(guī)則的裂痕仿佛在娓娓訴說江漢路的歷史,并預示江漢路的還將產生前所未有的裂變。路標二:位于江漢四路。由三角形灰色大理石為基座,四張沙銅構造、交錯疊加的腳板組合而成。腳板直觀地顯示出所示路段本身———“步行”商業(yè)街。同時也寓意著百年老街江漢路隨著城市改革與發(fā)展,正在擺脫各種束縛,一步一個腳印走向國際大都市的舞臺,邁向二十一世紀。
武漢被稱為天下第一步行街,百年老街各種特色美食店聚集地
2000年2月底,武漢市政府決定將江漢路改建為步行街,將這條百年商業(yè)老街改造成一條集精品購物、休閑旅游于一體的新型商業(yè)步行街。步行街于2000年9月22日正式開街。成為當時漢口比較繁華的區(qū)域之一,江漢路步行街長達1210米,號稱是中國較長的步行街。
為充分挖掘百年老商業(yè)街的潛力,創(chuàng)建品牌商業(yè)街,江漢路步行街路邊不再設“路肩”,除金融業(yè)、金銀珠寶業(yè)外,其他商家均拆除卷閘門窗,安裝通透落地式玻璃門。
公交:1路、24路、408路、電2路等在中山大道地鐵江漢路站,38路、402路、801路等在江漢四路站下車即到。
地鐵:2號線、6號線江漢路站、地鐵1號線、2號線循禮門站出站即到。
江漢路至2019年日均客流量約40萬人次,其中公交、地鐵出行人數(shù)占比高達96%。
地址:武漢市江漢區(qū)中山大道/江漢路步行街(路口)
繼1999年9月北京具有700多年歷史的王府井和擁有150年歷史的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相繼開街一年后,在2000年9月22日一個黃花滿地的季節(jié),有著近百年歷史的武漢江漢路也以風姿綽約的鶴發(fā)童顏邁進了都市步行街的華爾茲。至此,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天津和平路、哈爾濱的中央大街、武漢江漢路成為中國大都市的“五朵金花”。
風格各異的建筑、美麗的亮化工程、耐人欣賞的“漢味小品”、中、西餐飲的大比拚、繁華的商業(yè)文化同臺競“演”,這為該街營造了良好的休閑觀光氛圍。
為充分挖掘百年老商業(yè)街的潛力,創(chuàng)建品牌商業(yè)街,江漢路步行街除金融業(yè)、金銀珠寶業(yè)外,其他商家均安裝通透落地式玻璃門,增加燈光照明,使街景與兩邊店鋪落地櫥窗連成一體。改造后的江漢路分為三個區(qū)段:從江漢關至鄱陽街口400米距離形成以金融業(yè)、保險業(yè)為主體的商業(yè)區(qū)段。從鄱陽街至中山大道300米距離,形成以國家級老字號及現(xiàn)代國內名牌商品為主體的商業(yè)區(qū)段,如精益眼鏡店、老亨達利鐘表店以及班尼路、李寧服飾、大臺北鞋城、高邦服裝、百世吉、佑威服飾、真維斯、佐丹奴、麗萊服裝、鄂爾多斯等專賣店。從中山大道至江漢四路510米距離,形成以中心百貨商店、新世界百貨中心、俊華名品廣場等現(xiàn)代大型商場為中心的綜合性的商業(yè)區(qū)段。漢商集團漢口商場現(xiàn)改為數(shù)碼攝影城”,營業(yè)面積達22000平方米,專營品牌數(shù)碼器材和婚紗攝影等現(xiàn)代服務項目,成為全國大型的專賣店。
即便不購物,夜觀步行街也是一種享受———這里匯集了50多種、萬余盞燈,多數(shù)燈具為國內外比較先進產品。這是一個流光溢彩的世界。江漢路步行街處處體現(xiàn)人本特色,沿途廣場、綠地、園林小品、休閑坐凳、背景音樂等一應俱全,逛累了,可以坐下來歇息,如要趕時間,兩輛外觀新穎、小巧玲瓏的電動汽車也可以“隨叫隨?!钡貛е腿擞^光、購物。街面上全程使用電子監(jiān)控系統(tǒng),16個攝像機鏡頭為步行街路面、店面、行人提供24小時的安全服務。1985年底,江漢路步行街地區(qū)被國家商業(yè)部命名為“全國文明商業(yè)一條街”,2000年,江漢路步行街地區(qū)被納入“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示范街”的范圍。
江漢路原名歆生路,是武漢市著名的百年商業(yè)老街。在近代史上,曾是華界和原英租界商業(yè)金融區(qū)銜接地帶。是百年老商業(yè)街。1927年改名為江漢路。歷史上的江漢路實際上是華人與洋人租界分界線。江漢路西面是花樓街、黃陂街,與其毗鄰的是大興路、四官殿,這一片都是民族工商業(yè)者開設的店鋪、手工業(yè)作坊。江漢路臨街則基本上是帝國主義國家和官僚資本家、民族資本家開設的銀行、公司和商店。由于江漢路銀行集中,又加上江漢關沿江碼頭交通便利,這些都營造了江漢路上的商業(yè)氛圍,成為名聞三鎮(zhèn)的商業(yè)街。
1906年起,“地皮大王”劉歆生從江漢路一帶湖塘填起,逐漸填成江漢路后花樓至鐵路外土路基,形成歆生路。辛亥革命后,華人資本家迅速興起,不到10年時間,江漢路一帶成為漢口繁華的商業(yè)街。
1927年,我國收回漢口英租界,太平街和歆生路改名為江漢路?,F(xiàn)今,在江漢路遺留下13幢近代優(yōu)秀歷史建筑,就是江漢路繁華商市的歷史見證。家住江漢路交通巷的何潤芝,已經86歲,1938年后就搬到江漢路附近居住。她說,江漢路在舊社會就非常有名,街上到處是錢莊、布鋪、煙站,還有擺地攤的。當時的路是碎石頭鋪成,房子很破。
上世紀60年代,江漢路迎來新一輪翻修,公司逐漸增多,滋美食品廠、精益眼鏡店、南京理發(fā)店、星火文具店都開到了江漢路上。上世紀80年代中期,江漢路出現(xiàn)了武漢市較早的夜市。由于晚上生意不錯,一些商販開始租用路邊的門面,大白天也開門做生意。1995年初,沿街的商鋪和部分人大代表提議改造江漢路。2000年1月,新千年的第一個市長辦公會議,決定將江漢路改造成商業(yè)步行街,2000年2月,江漢路步行街開工,2000年9月22日,步行街完工開街。
江漢路集購物、休閑、旅游、文化為一體,成為武漢市一張重要的名片。
2019年01月,商務部決定在全國11條步行街開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工作。武漢江漢路步行街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