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南山風景區(qū)(Chongqing Nanshan Scenic Spot),位于重慶市南岸區(qū)長江南岸,北起銅鑼峽,南至金竹溝,總面積約2500公頃。景區(qū)由汪山、黃山、袁山、蔣山、岱山等數(shù)十座山峰組成,最高峰春天嶺海拔681.5米,構(gòu)成重慶主城區(qū)的天然綠色屏障。
景區(qū)集自然景觀與人文遺跡于一體,涵蓋山、林、泉、峽、瀑等自然資源,保存涂山寺、老君洞等佛道建筑,以及蔣介石云岫別墅、宋美齡松廳等抗戰(zhàn)時期陪都遺址群。南山植物園擁有杜鵑、茶花、桂花等中外名花千余種,黃山區(qū)域分布著多座民國時期別墅建筑。一棵樹觀景臺可俯瞰渝中半島及兩江交匯夜景。
景區(qū)實施生態(tài)保護工程,劃定4.5萬畝森林保護區(qū),通過山體修復、水質(zhì)提升等措施優(yōu)化生態(tài)系統(tǒng)。
風景區(qū)內(nèi)旅游資源積淀豐厚,山、水、林、泉、瀑、峽、花等,自然景觀俱全;佛、道、基督、天主、伊斯蘭教建筑,以及完整的“陪都”遺址群等,人文景觀畢集。
廟觀亭樓飄渺于層巒翠柏之巔,歷代朝山信徒,留住斑斑足跡,弄筆騷客,遺下累累華章。
游人或涂山禹廟懷古,或“陪都”遺址尋蹤,或林壑龍洞探幽,或南山公園賞花,或臨古經(jīng)堂禮拜莊嚴神佛,或登“一棵樹”俯看“字水宵燈”,四時有景,八節(jié)各異。
古巴渝十二景,南山景區(qū)有其四;今巴渝十二景,更添“南山醉花”。
南山植物園
南山植物園位于汪山之上,內(nèi)有眾多的名卉奇草,有上百個品種的杜鵑、一百余個品種的四川茶花,數(shù)十個品種的桂花,還有喜馬拉雅山的雪松,東南亞的金雞納霜,日本的櫻花,墨西哥的萬壽菊,英國的桂花等品種的花卉。
真是春有桃李櫻花;夏有海棠杜鵑;秋有桂花菊花;冬有臘梅怒放。
重慶抗戰(zhàn)遺址
景區(qū)中的黃山現(xiàn)亦被辟為游樂園地。
這里有重慶淪為陪都時興建的各類別墅,堪稱陪都別墅游覽區(qū)。內(nèi)有蔣介石的云岫別墅,宋美齡的松廳,馬歇爾的草亭,美國顧問團住宿的蓮青樓等。
涂山寺
南山上這座寺院,竟是重慶現(xiàn)存最古老的寺院,香火旺盛,年代不詳。
涂山寺坐落在涂山之上,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寺院,因寺內(nèi)供有尊武祖師,因此又稱為尊武寺。涂山寺廟齡悠久,年代悠久已不可考。
據(jù)查,西漢年間為禹王祠、涂后祠、廟宇供奉大禹與涂后的塑像。唐時,任忠州刺史的大詩人白居易曾寫有《涂山寺獨游》一詩,可見當時此寺已易名為涂山寺。
涂山寺中現(xiàn)有殿宇8重,房間100間,占地1萬多平方米。主殿之內(nèi)即供有釋迦牟尼像,又供真武祖師像,第三層殿中則供有禹王、涂后像,立有“禹王治水碑”,可稱是佛道和睦共處的廟院。
老君洞
所謂“三清”,系指居于三清天、三清境的三位尊神:即居于清微玉清境的元始天尊(亦稱天寶君)、居于禹余天上清境的靈寶天尊(亦稱太上道君)和居于大赤天太清境的道德天尊(亦稱太上老君)。此三神主三清天三仙境,為三洞教主。洞高4米許,寬7米許,深5米。龕之正面刻有"三清"像,左壁刻道君6身;右壁刻天尊220身。造像頭戴蓮瓣冠,背后毫光閃爍,與佛教造像規(guī)范同。
老龍洞
“老龍洞”窟為正方,長寬皆3米許,刻有石龍一軀,龍無角,身軀矯健,昂視長天,前二爪向上急攀巖頂,后爪攫地,勢欲凌空,刀法粗獷、線條蒼勁。布局構(gòu)圖精巧,雕刻手法或淺浮雕,或深浮雕,或鏤空,立體感強。
相思巖
巖石因其獨特的地質(zhì)形態(tài)和豐富的植被景觀而聞名,成為游客登山健行和攝影愛好者的熱門目的地。不需要門票,上去可以略覽渝中半島全景。
住宿
海棠曉月溫泉度假村建立在昔日的古巴渝十二景之一“海棠煙雨”舊址上,北臨長江,背倚南山。海棠溫泉采自地下3000米處的深層熱水,溫度高達52.8℃,日流量為2500噸,富含鈣、鎂、硫、硅等多種微量元素,對消化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和皮膚病等具有良好的醫(yī)療保健作用。
交通信息
南山風景區(qū)在南坪乘384路公共汽車可到達。
南山風景區(qū)位于重慶長江南岸,北起銅鑼峽,南至金竹溝,汪山、黃山、袁山、蔣山、岱山、老君山、文峰山等數(shù)十座山峰臨江拔地而起,與涂山寺、老君洞、大佛寺等古建筑相映生輝,點綴著山城重慶分外妖嬈。
總面積約2500公頃,平均海拔400余米,最高峰春天嶺海拔681.5米,從渝中區(qū)隔江遙看,峰巒疊嶂,沿江列峙,林木聯(lián)袂,郁郁蒼蒼,恰似一道護衛(wèi)山城的綠色屏障。
風景區(qū)內(nèi)旅游資源積淀豐厚,山、水、林、泉、瀑、峽、花等,自然景觀俱全;佛、道、基督、天主、伊斯蘭教建筑,以及完整的“陪都”遺址群等,人文景觀畢集。
廟觀亭樓飄涉于層巒翠柏之巔,歷代朝山信徒,留住斑斑足跡,弄筆騷客,遺下累累華章。
游人或涂山禹廟懷古,或"陪都"遺址尋蹤,或林壑龍洞探幽,或南山公園賞花,或臨古經(jīng)堂禮拜莊嚴,或登"一棵樹"俯看"字水宵燈",四時有景,八節(jié)各異。
南山公園位于汪山之上,內(nèi)有眾多的名卉奇草,有上百個品種的杜鵑、一百余個品種的四川茶花,數(shù)十個品種的桂花,還有喜馬拉雅山的雪松,東南亞的金雞納霜,日本的櫻花,墨西哥的萬壽菊,英國的桂花等品種的花卉。真是春有桃李櫻花;夏有海棠杜鵑;秋有桂花菊花;冬有臘梅怒放。
重慶的蔣介石官邸,很多命令從這里發(fā)布,旁邊的大洞還可保命!
景區(qū)中的黃山現(xiàn)亦被辟為游樂園地。這里有重慶作為陪都時興建的各類別墅,堪稱陪都別墅游覽區(qū)。內(nèi)有蔣介石的云岫別墅,宋美齡的松廳,馬歇爾的草亭,美國顧問團住宿的蓮青樓等。
涂山寺坐落在重慶市南岸區(qū)涂山之上,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寺院,因寺內(nèi)供有尊武祖師,因此又稱為尊武寺。涂山寺廟齡悠久,年代悠久已不可考。
據(jù)查,西漢年間為禹王祠、涂后祠、廟宇供奉大禹與涂后的塑像。唐時,任忠州刺史的大詩人白居易曾寫有《涂山寺獨游》一詩,可見當時此寺已易名為涂山寺。涂山寺中現(xiàn)有殿宇8重,房間100間,占地1萬多平方米。
主殿之內(nèi)即供有釋迦牟尼像,又供真武祖師像,第三層殿中則供有禹王、涂后像,立有“禹王治水碑”,可稱是佛道和睦共處的廟院。
南山石刻系道教人物造像。
題記上刻有"紹興"、"淳祐"等字樣。計有碑碣3道,雕像4窟,題記11則。宋淳十年,大足縣令何光震所作之碑記,敘述了南宋末年川東一帶由于合川釣魚城被圍,戰(zhàn)亂兵災,殃及庶民之情景。
在諸多雕像中,要數(shù)"三清洞"、"龍洞"兩洞雕像為著。
所謂"三清",系指居于三清天、三清境的三位尊神:即居于清微玉清境的元始天尊(亦稱天寶君)、居于禹余天上清境的靈寶天尊(亦稱太上道君)和居于大赤天太清境的道德天尊(亦稱太上老君)。
此三神主三清天三仙境,為三洞教主。洞高4米許,寬7米許,深5米。龕之正面刻有"三清"像,左壁刻道君6身;右壁刻天尊220身。
造像頭戴蓮瓣冠,背后毫光閃爍,與佛教造像規(guī)范同。
"龍洞"窟為正方,長寬皆3米許,刻有石龍一軀,龍無角,身軀矯健,昂視長天,前二爪向上急攀巖頂,后爪攫地,勢欲凌空,刀法粗獷、線條蒼勁。布局構(gòu)圖精巧,雕刻手法或淺浮雕,或深浮雕,或鏤空,立體感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