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里薩湖又名金邊湖,位于柬埔寨境內(nèi)西部,呈長形位于柬埔寨的心臟地帶,是東南亞大型的淡水湖泊。湖濱平原平坦、廣闊,長500千米、寬110多千米,西北到東南,橫穿柬埔寨,在金邊市與貫穿柬埔寨的湄公河交匯。它像一塊巨大碧綠的翡翠,鑲嵌在柬埔寨大地之上,為高棉民族的發(fā)展與繁榮提供了堅實的資源保障,是柬埔寨人民的“生命之湖”。
洞里薩湖,通過洞里薩河同湄公河相連,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每年枯水季節(jié),湖水經(jīng)洞里薩河流入湄公河,補充了湄公河水量的不足,這時湖面長150千米,寬30千米,面積2700~30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僅1米左右。
柬埔寨湖泊,為該國中部氾濫平原的天然蓄洪庫。
在干季時,湖水經(jīng)洞里薩河(長130公里)向東南注入湄公河。
有許多流量變化很大的支流及兩條來自北方的常流河斯倫(Sreng)河和森(Sen)河注入。1975年后陸續(xù)在這些支流上興建水壩。
在6-11月的季風期間,高漲的湄公河水倒流注入洞里薩河中,使洞里薩河的流域面積從約2700平方公里增加到約10360平方公里,深度也由0.9~3米增為9~14米,可供吃水3米的船只溯至各支流,到達各支流畔的城市,如金磅同(Kampong Thum)、暹粒(Diemreab)、馬德望(Batdambang)及菩薩(Pouthisat)等。雨季時,該湖寬度由約35公里增為105公里。
低水位時和蘆葦沼澤差不多,有供漁船用的水道。
該湖為東南亞大型的淡水湖,供應許多水上漁村從事大量的鯉魚飼養(yǎng)和撈捕業(yè)。發(fā)酵及鹽漬的魚是柬埔寨人的主食。
有許多流量變化很大的支流及兩條來自北方的常流河斯倫河和森河注入。1975年后陸續(xù)在這些支流上興建水壩。
每年枯水季節(jié),湖水經(jīng)洞里薩河流入湄公河,補充了湄公河水量的不足。干季時,洞里薩湖水位降低,河水又倒灌入洞里薩湖,水深僅1米多。
漲水時,吃水4米的船只經(jīng)各支流可達湖區(qū)周圍的各省省會,溯至各支流,到達各支流畔的城市,如金磅同(Kampong Thum)、暹粒(Siem Reap)、馬德望(Batdambang)及菩薩(Pouthisat)等。
雨季時,該湖寬度由約35公里增為105公里。低水位時和蘆葦沼澤差不多,有供漁船用的水道。
門票:20美元(以前可能是15美金,但已經(jīng)變成了20美金)
交通:暹粒較為著名的景點是大小吳哥窟。參觀完后,可乘坐摩托車或騎自行車到達洞里薩湖。如有幾個人可包車。帶車夫的摩托車一天12到20美金,當?shù)厝私小癟UTUK”,一般根據(jù)人數(shù)來,一車最多坐6個人,建議2到5個人,(有人說6美元,這個是幾乎不存在的了),自駕摩托車一樣的價錢,但要謹防偷車賊。如果租用自行車,一天時間肯定游不完。
住宿:推薦返回暹粒住宿。
多帶些礦泉水,不論旱季、雨季,洞里薩湖都很熱。旅游時切勿隨意食用當?shù)厥称?。以下物品常備:遮陽帽、墨鏡,另隨身帶些瑞爾做小費,帶些美元買當?shù)丶o念品。你的頭像可能在你返程上車時,已被精明的洞里薩湖人打印在印有吳哥窟標志的磁磚上,2美元一個(可以講價的,有人說10美金,這是騙人的,根本不值那個價,通常開價3美元,降價后2個美元),不推薦購買,根本就沒什么,一種賺錢的手段而已,謹防坐地起價。
洞里薩湖的氣候是很適合人們居住的,每年降水量也足以滿足人們的需要,能夠適應生物的生存。由于洞里薩湖的氣候分為旱季和雨季,在旱季時,也就是枯水季節(jié),這里的湖水就會注入湄公河,補充湄公河水量的不足。
當然在雨季時候湄公河的水暴漲,水面的水位提高,就會呈現(xiàn)出湄公河水向洞里薩湖倒流的現(xiàn)象。這樣就大大減輕了湄公河暴漲帶來的危害了。
這也算是處理氣候變化的一種好方法呢。
來到這里,若是雨季,可以看到這湖邊的美景了,大片大片的茂盛的草生長在這里,那綠色真的是讓人垂涎!要是能夠在這里的湖里泛舟那就更好了!碧波蕩漾的水面,漸漸的視野就變得那么的寬闊,那寬廣的水面讓人總是那么的心曠神怡,感覺很好!我想,這里的一切與其它地方的獨特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里的氣候吧!
由于居民的濫砍濫伐和大肆的破壞和污染,讓原屬于這里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景象不在了,就是這么讓人難過的殘酷的現(xiàn)實使我們開始對這里的碧水藍天失望了。
是的,這是幾代人釀成的悲劇,也將由人們來重新實現(xiàn)它的美,恢復它的本來面目迫在眉睫!
洞里薩湖的熱帶季風氣候給我們帶來了屬于熱帶的美,規(guī)律而豐足的降水,充足的日照時間,還有足夠的熱量,讓它具有豐富的物產(chǎn)和糧食,一方的水土,也養(yǎng)育了一方的人。這里的天很藍,云很白,水很清,也是大自然給洞里薩湖的饋贈。
就是這樣的美,洞里薩湖的氣候給這樣的美增加了毫無疑問的感覺,來到這片土地,感受這里原生態(tài)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