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清觀是位于湖北省宜都市五眼泉鎮(zhèn)石門村硯墨山天龍灣景區(qū)的道教建筑,東臨長江、清江、漁洋河交匯處,始建于元朝。2015年重建落成后由武當派第十六代傳人清風子道長擔任主持,主殿玉皇殿供奉道教三清及玉皇大帝,另設文昌殿、慈航殿等殿堂。
該觀初由元代張守清道長傳道后民眾捐建,延續(xù)七百余年香火后逐漸損毀。2010年宜都楊守敬書院有限公司投資啟動重建,歷時五年完成。2015年4月舉行開光大典,中國道教協(xié)會及地方代表出席?,F(xiàn)作為道教活動場所依法開展宗教事務,兼具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養(yǎng)生祈福功能。
長清觀坐落在湖北省宜都市西北方向的五眼泉鎮(zhèn)石門村硯墨山天龍灣景區(qū),距離宜都市區(qū)路程16公里,東臨長江主航道、上接清江隔河巖,位于長江、清江、漁洋河三水交匯之處,山環(huán)水繞,風光旖旎。
長清觀始建于元朝。相傳,宜都松木坪云臺觀主持暨武當山清微派傳人張守清道長在此地傳道施法,并聞名于當?shù)?,因此各地信眾開始來此燒香朝拜。后由當?shù)孛癖娮园l(fā)捐資在硯墨山落成長清觀,距今已七百三十多年。數(shù)百年來,長清觀里善信紛至沓來,香火綿延不絕,殿宇寶相莊嚴,道場法喜充盈。后因年代久遠,毀壞失修。現(xiàn)今,經過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對長清觀的維護修繕,逐漸恢復長清觀昔日風光。
長清觀主殿為玉皇殿,主要供奉道教最高尊神玉清原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以及玉皇赦罪大天尊。
其他殿宇有文昌殿、慈航殿、靈官殿、土地廟、斗姆殿。
2015年4月18日上午,湖北省宜都市舉行宜都長清觀落成暨神像開光大典。中國道教協(xié)會辦公室主任王書獻、武當山道教協(xié)會副會長盧信宇道長、《道德經》抒寫第一人楊華道長、著名文化學者袁天沛及宜都市相關部門領導出席了此次大典。
大典上,中國道教協(xié)會辦公室主任王書獻對長清觀的落成表示熱烈的祝賀,王主任講到:長清觀要以誠奉道,學修并進,純正道風,以引導信眾正信正念,為社會和諧、宗教和睦做出貢獻。發(fā)揚道教濟世利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yè),為道教樹立良好的形象。同時要建立好宮觀管理,規(guī)范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中共宜都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民宗局局長姬緒華在講話中指出,長清觀的恢復重建,是落實黨的宗教政策,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滿足信教群眾正常宗教生活的具體體現(xiàn),是弘揚傳統(tǒng)文化、宗教文化的需要,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同時就長清觀依法開展宗教活動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此次長清觀修建工作由宜都楊守敬書院有限公司投資,于2010年3月破土動工,歷時五年,總投資2300余萬元。宜都楊守敬書院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諾女士表示,長清觀的落成,旨在向善樂道,養(yǎng)生祈福,凈化社會道德,長清觀山環(huán)水繞,聚天地之精華,凝山川之靈氣,是傳承民間宗教傳統(tǒng)文化的圣地。
長清觀恢復后第一任主持由武當武道館館長清風子道長擔任。清風子為武當派第十六代傳人,道教全真龍門派第二十七代弟子,中華絕技藝術團團長,湖北省宜都市長清觀監(jiān)院,中國太極文化國際交流中心理事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殘疾人藝術團常務副團長,武當山武道功夫館館長,北京武道館館長,武當武術協(xié)會北京分會會長,中國家和基金愛心大使,環(huán)球華商協(xié)會藝術團藝術總監(jiān),香港衛(wèi)視天生我才欄目顧問,宋詞樂舞協(xié)會理事。自幼入武當仙山習武修道,師承武當高道,擅長武當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武當劍,武當派各種奇門兵器,尤以武當內家絕學,武當五行內功(亦稱二指玄功),提縱術(俗稱輕功)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