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山橫亙于襄陽城西南,山勢雄偉,峰嶺高低錯落。從檀溪路南望,可見其背靠綿延五嶺,與虎頭山、華山、鳳凰山等群峰相映成趣。山體植被茂密,四季景色分明:春日繁花似錦,夏日綠蔭蔽日,秋日層林盡染,冬日銀裝素裹。登臨山頂觀景臺,可俯瞰漢江如玉帶環(huán)繞襄陽古城,遠眺峴山、琵琶山蔥蘢疊翠,氣象萬千。
真武山道觀是武當山系列道觀中的“第一道觀”,歷史上規(guī)模宏大,殿堂房屋達350余間,道人近百人?,F(xiàn)存道觀為仿武當山祖師殿的恢復(fù)性建筑,分上、中、下三觀,紅墻碧瓦、蟠龍石階、琉璃屋頂?shù)冉ㄖ郎饺荩e落有致,兼具雄偉與靈秀。
真武山古稱龜山、九宮山,因山上建有真武廟而得名。唐宋時期已有廟舍,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襄陽人蕭旭募資修建真武廟,香火漸盛,被譽為“小武當”。《襄陽縣志》記載,清代雍正年間,此地被視為羊叔子(西晉名將杜預(yù))宴游之地,山腰摩崖石刻“天峰清眺”四字至今猶存。
山北麓青石上留有粗大馬蹄印,相傳為《三國演義》中“劉備馬躍檀溪”的遺址。東山麓腳有20平方米摩崖石刻“紀功銘”,記載宋末抗擊外敵的戰(zhàn)績,是研究襄陽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農(nóng)歷三月三(真武大帝生辰)為傳統(tǒng)廟會日,游人如織,信眾云集。平日亦有港、澳、臺及海外人士前來參訪。2003年起,道觀恢復(fù)舉辦九月九廟會,弘揚道教文化?,F(xiàn)任住持清慧道長肖品和為武當派張三豐第十四代傳人,道觀道人多精通武當功夫,曾接待德國武術(shù)愛好者交流學(xué)習(x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