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娘峪群山環(huán)抱,山清水秀,綠樹成蔭,相傳是為紀(jì)念美麗善良的九娘和獵人而得名。相傳在很久以前,美麗善良的九娘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當(dāng)?shù)赜形粣喊杂J覦九娘的美貌,九娘堅決不從,為了保護(hù)家人,九娘被迫逃離家鄉(xiāng),躲進(jìn)了幽深的峪中,并與勤勞勇敢的年輕獵人漸生情愫。然而,惡霸得知了九娘的下落,帶著手下追到峪中。獵人挺身而出,與惡霸展開了激烈的搏斗,雖然戰(zhàn)勝了惡霸,但他卻身負(fù)重傷,倒在了九娘的懷中。九娘悲痛欲絕,淚水化作峪中的溪流,呼喚化作山間清風(fēng)。以后,人們?yōu)榱思o(jì)念九娘和獵人之間真摯的愛情,便將這個峪命名為九娘峪。
九娘峪傳說九天玄女曾在此歇腳,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山上建有九天圣母廟,為明清時代遺址,內(nèi)供奉九天玄女。廟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30米,東西寬10米,分布面積約300平方米。廟原有前、后兩殿,后殿被現(xiàn)在建筑疊壓,形制不詳;前殿僅存基址,東西長10.5米,南北寬6米。前殿面寬三間,進(jìn)深一間。墻基寬0.61米,用石條砌成。基址內(nèi)地面用方磚和條磚鋪設(shè),規(guī)格不一?;穬?nèi)南部置四個等距離的石柱礎(chǔ)。前殿北墻有一通道,通向后殿。前、后殿之間有胸徑為1.2米、高約20米的數(shù)千年古柏。另有四通石碑記載了該廟修建狀況。后殿北側(cè)散見大量簡瓦,筒瓦長0.285米、寬0.127米、厚0.03米,未見板瓦。后殿東側(cè)處有一四季不枯的泉水,上有人工所砌石洞。廟前有一棵千年“柏抱松”,高約三四十米,近兩米粗,外皮盡脫,古樸蒼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