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術城,被遼寧省旅游局評為“四大遼金古建筑之一”,位于鐵嶺城區(qū)西35公里的調兵山風景區(qū)。它西依燕山,東瞰遼北平原,曾是東北各民族起源發(fā)展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是一個多民族源流的集散地,在長久的歷史發(fā)展中孕育了豐厚的特色文化,其中以金文化最具代表性。2001年,根據(jù)遺址考證,由國內著名古建筑專家設計建造了兀術古城。
兀術古城,斥資5000萬元精心打造,占地廣闊,達176畝,建筑面積25600平方米,全長達370米。古城建筑沿襲金代風格,青磚青瓦,古樸典雅。房屋外部裝飾采用精美的仿遼金時代彩繪,路燈全部用古燈,道路為青石板路,細節(jié)之處盡顯歷史韻味。
兀術古城東門建有金代人物蠟像館,供游人參觀。該建筑群也是一處拍攝遼金時代影視劇的良好景地。
南宋時期,擔當金國兵馬大元帥的大金國太子金兀術,在率兵南犯中原被岳飛挫敗歸巢,帶殘兵敗將返回途中,行至調兵山腳下,被調兵山的壯麗景色所吸引:山勢巍峨,峰巒疊翠,草木蔥蘢,花香醉人;山下溪流潺潺,風光旖旎。于是命軍師哈密嗤傳令,在山下安營扎寨,筑城屯兵,樹旗于調兵山上,演練和調集兵馬,伺機再犯中原。后來人們就把金兀術調集兵馬的山改稱為“調兵山”,把山下金兵安營扎寨的地方取名為“兀術街”。
兀術街當時建有古城,因年代久遠,風雨剝蝕,古城已不復存在。直至2001年,依據(jù)對遺址的詳盡研究與考證,國內頂尖古建筑專家匠心獨運,設計并重建了兀術城,讓這段塵封的歷史記憶得以再現(xiàn)。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交通信息:
乘坐調兵山5路,到兀術城站下車,步行101米到達。
乘坐調兵山1路/2路,到賓館道口站下車,步行387米到達。
乘坐調兵山6路,到迎賓路口站下車,步行641米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