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恩寺,全稱天壽圣恩禪寺。坐落在蘇州市吳中區(qū)光福玄墓東南,柴莊嶺下,面太湖。唐天寶年間創(chuàng)圣恩寺“天壽寺”。南宋寶祐年間又建“圣恩禪庵”,寺庵并列,曾被辟為上、下道場,元天順元年(1328)幼主阿速吉八敕賜“圣恩禪寺”匾額。至正初天壽寺毀于火災(zāi),圣恩禪庵幸存。為佛教南宗發(fā)祥地,清康熙、乾隆到光福探梅多次駐足于此。至正九年(1349),江南名僧千巖元長禪師之高足萬峰時蔚禪師從杭州入?yún)?,卓息玄墓山。由于萬峰的到來,信徒漸多。明洪武九年(1376)辟地建觀音閣及諸殿室,圣恩寺初顯規(guī)模。
大雄寶殿前有巨柏三棵,樹齡一千八百余年,最粗一棵腰圍5.2米,挺拔勁秀活化石??滴醯鬯}《松風(fēng)水月》碑,乾隆賦并書寫的一塊詩碑《再鄧尉香雪海歌舊韻》
正月初九為帝釋天(玉皇)誕辰,俗稱“天生日”。蘇城有“齋天”之習(xí)俗。圣恩寺“齋天法會”自康熙三十八年(1699)詔建“萬壽道場”始,由來已久,是日“酬愿者駢集,觀者如堵”。每年到圣恩寺參加“齋天”法會的人數(shù)達(dá)3—5萬人。經(jīng)常車堵于光福鎮(zhèn)中,人擁在圣恩寺外。自正月初八到初十,歷時三天,熱鬧非凡。每到這個日子,來自各方的善男信女、游客、商販都會云集于此。其為佛教圣地,是日宣揚祈福禳災(zāi),祈求平安吉祥的心愿,保留了眾多的民間藝術(shù)活動。
建國后,由于玄墓山駐扎了部隊,圣恩寺移交部隊保管,圣恩寺不再舉行廟會。
圣恩寺占地一百多畝,空間寬綽,面對太湖,環(huán)境清靜,有居士信徒法會,齋戒。居士樓窗口可望見太湖,每個房間有獨立衛(wèi)生間,公用太陽能洗浴。
改革開放后,圣恩寺迎來了新的發(fā)展。不僅修復(fù)了很多古建筑,還恢復(fù)了正月初九的廟會。正月初九的游客在5萬人左右。
從火車站坐64路(4元)大約花1個小時15分鐘到達(dá)光福,或從吳中汽車站乘43、63路到光福,12-18分鐘一班,票價5元。鎮(zhèn)上交通工具為機動三輪車,起步價5元。到光福鎮(zhèn)后可乘652路公交車,到兵營(圣恩寺)站下車(步行約200米到寺院),票價1元。652路每半小時一班。
清康熙、乾隆年間,是圣恩寺的鼎盛時期。成為全國五大名剎之一。
曹雪芹曾在《紅樓夢》中,兩次提到光福玄墓山,第四十一回,寫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到玄墓蟠香寺出家的妙玉處品茶。
圣恩寺,屬禪宗、臨濟(jì)正宗中楊岐派一脈。開山始祖萬峰時蔚(1303~1381),為臨濟(jì)真?zhèn)鞫皇馈?364年萬峰和尚接待從高麗航海到大陸僧千熙,悉心傳授。千熙得法返國后,盛傳、臨濟(jì)禪法,日僧榮西,辨圓等將此宗、傳引日本,至今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