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紫羅蘭(Matthiola stoddarti Bunge)為十字花科、紫羅蘭屬植物。莖直立或斜升,葉片卵形或長橢圓形,頂端有小尖頭,基部楔形,邊緣具波狀疏鋸齒,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花少數(shù),花瓣紫色,匙形或長圓形,長角果近圓錐形,略彎曲,花期5-6月,果期6-7月。
紫羅蘭喜冷涼的氣候,忌燥熱,喜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排水良好、中性偏堿的土壤中生長較好,忌酸性土壤。
新疆紫羅蘭產(chǎn)新疆準噶爾盆地,蘇聯(lián)及中亞地區(qū)也有分布,常生于固定沙丘和沙漠邊緣。紫羅蘭作為春季花壇的主要花卉,也是重要的切花。
產(chǎn)新疆準噶爾盆地。生于固定沙丘和沙漠邊緣。分布于蘇聯(lián)及中亞地區(qū)。模式標本采自中亞。
莖直立或斜升,近基部向上分枝。葉片卵形或長橢圓形,長15-25毫米,寬5-12毫米,頂端有小尖頭,基部楔形,邊緣具波狀疏鋸齒,有時近于全緣;葉柄扁平,長達5毫米。
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花少數(shù);萼片直立,條形,長6-7毫米,寬1-1.5毫米;花瓣紫色,匙形或長圓形,寬3-4毫米,具狹長的爪,連爪長9-10毫米。長角果近圓錐形,略彎曲,長15-25毫米,寬2-3毫米,密被褐色長分枝毛,雜有腺體,頂端具長1-2毫米的喙,柱頭2裂,基部兩側各有1瘤狀物;果梗粗壯,較短。
長角果每室有種子1行,種子尚未成熟?;ㄆ?-6月,果期6-7月。
紫羅蘭喜冷涼的氣候,忌燥熱。喜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冬季喜溫和氣候,但也能耐短暫的-5℃的低溫。生長適溫白天15-18℃,夜間10℃左右,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排水良好、中性偏堿的土壤中生長較好,忌酸性土壤。
紫羅蘭栽培播種后經(jīng)過30~40天,在真葉6~7片時定植。栽植間距,無分枝性系12厘米×12厘米,分枝性系18厘米×18厘米,加溫栽培比無加溫栽培稍許擴大。紫羅蘭為直根性植物,不耐移植,因此為保證成活,移植時要多帶宿土,不可散坨,盡量不要傷根。一旦傷根則易爛不易恢復。在真葉展葉前需分苗移植,一般小苗經(jīng)過一次分苗后,就可定植。不可栽培過密,否則通風不良,易受病蟲害。栽培期間要注意施肥,施肥一次不要太多,要薄肥勤施,否則易造成植株的徒長,且影響開花。
紫羅蘭的葉片質厚,對干旱有一定的抵抗力,因而淋水不宜過多,土壤保持濕潤即可,水分過多會爛根。若是作為花壇布置,春季應適當控制水分,并進行中耕保墑,以便植株低矮緊密,取得更好的觀賞效果。若作為切花栽培,就應保證水分的供應,以促使花劍伸長。若花后及時剪去花枝,施以追肥,加強管理,可再次萌發(fā)側枝,再次開花。夏季高溫、高濕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如養(yǎng)護得當,4月中旬即可開花。開花后需剪花枝,并施1~2次追肥,這樣能再抽枝,到6~7月可第2次開花。采種應選擇良好的母株紫羅蘭留種植株要遠離其他十字花科的種類,以防止種間雜交。
紫羅蘭的繁殖以播種為主。紫羅蘭一般于9月中旬露地播種。采種宜選單瓣花者為母本,因其重瓣花缺少雌蕊,不能結籽,從盆栽母本中采種者,其第二代得瓣率較多。
播前盆土宜較潮潤,播后蓋一薄層細土,不再澆水,在半月內若盆土干燥,可將盆置半截于水中從盆底進水潤土。播種后注意遮蔭,15天右即可出苗。幼苗于真葉展開前,可按6×8厘米的株行距分栽苗床,拔苗時須小心勿傷根須,并要帶土球。定植前,應在土中施放些干的豬、雞糞作基肥。
紫羅蘭作為春季花壇的主要花卉,也是重要的切花,水養(yǎng)持久,矮生品種,可用于盆栽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