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概況
湯河上以防洪和供水為主,兼顧灌溉、發(fā)電、養(yǎng)魚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壩址位于遼寧省遼陽市湯河鎮(zhèn),距遼陽市區(qū)39千米。水庫在千山山脈西坡,屬遼東低山丘陵與遼河平原的過渡地帶,流域處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夏季炎熱多雨,、8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6.6%。湯河水庫按100年一遇洪水設計,可能最大洪水校核;總庫容7.2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3.58億立方米,興利庫容3.7億立方米。水庫多年調(diào)節(jié)水量2.46億立方米,壩址以上集水面積1228平方千米。樞紐工程由大壩、溢洪道、輸水洞、水電站、引水建筑物5部分組成。大壩為黏土斜墻砂殼壩,最大壩高48.5米,壩長455米,壩頂寬6米。溢洪道為開敞式,堰頂凈寬22米,最大泄洪流量2713立方米每秒。輸水洞為圓形有壓隧洞,洞徑,4.5米,長211.1米,最大過流量282立方米每秒。水電站裝兩臺發(fā)電機組,一臺容量3200千瓦,一臺250千瓦。引水建筑物包括遼陽、鞍山城市引水口,遼陽石油化纖總公司及弓長嶺礦山公司引水口。
湯河水庫為湯河縣發(fā)展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保護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起到了巨大作用。由于歷史原因,該水庫建成不久,就暴露出一些影響正常運行的安全問題。雖經(jīng)過多次除險加固,但每次都受資金、工期限制,處理均不徹底。2007年3月,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對湯河水庫安全鑒定成果進行了核查,該水庫大壩安全綜合評價為三類壩。
地理位置
湯河水庫是建筑在太子河的主要支流之一的湯河主段上,東湯河與西湯河交匯為湯河,處于群山圍繞之地,是遼陽無污染的水庫之一。
湯河為外遼河之太子河的一大支流,該河由上游東、西兩支河流匯成。
西支發(fā)源于吉洞峪鄉(xiāng)寒家?guī)X;東支又分為東西兩股,東股發(fā)源于河欄鎮(zhèn)樣子嶺山,西股發(fā)源于遼陽縣塔子嶺鄉(xiāng)熊洞溝和吉洞峪鄉(xiāng)宋家?guī)X山下。東西兩支于壩址前龍山腳下匯合,形成湯河干流,流經(jīng)小屯鎮(zhèn)西雙村注入太子河。流徑全程50.9Km。
水利水文
湯河水庫擔負著,遼陽、鞍山兩大城市的飲用水的供應任務;還擔任著此處下游大片農(nóng)村的稻田灌區(qū),特別是遼陽市的燈塔市,是我省重要的稻米生產(chǎn)基地。
此外發(fā)展水產(chǎn)魚業(yè),也是湯河的重要產(chǎn)業(yè)之一。主要有:鯉魚、鰱魚、鳙魚、草魚、鯽魚、青魚、武昌魚等養(yǎng)殖的淡水魚。
湯河還有野生的大白魚、小白魚、鯽魚、鱔魚、鯰魚等。
此地成為遼寧省釣魚愛好者重要的釣魚場所之一。
風景美麗
湯河水庫以山青水凈、風景秀麗著稱遼東,于遠處一眼望去,水平如鏡。湖上風光,煙波浩渺,水天一色。壩址附近及水庫周圍,群山逶迤起伏、草青花艷、樹茂林豐。
在群山中,各有特色怪景。如龍山、鷹嘴崖、龍脊石長蛇陣等自然風景,各具風姿。
此外還有一些人工修建的景觀及古建筑。
主要風景區(qū)包括水庫、溫泉和龍山3個游覽區(qū)??偯娣e60.5平方公里。
傳說與建筑
由壩址的旅游船站點乘船南行8Km,便進入龍山景區(qū)。龍山相傳是唐太宗李世民御駕親征遼東叛亂,經(jīng)過此處,遇到一條惡龍,大將程咬金與龍大戰(zhàn),斗敗惡龍,唐王大喜,將此山封名龍山?,F(xiàn)在此山的的山脊,順脊一字排開塊石,好像是龍的脊骨。
在龍山的半山腰上,建有宏偉的牌樓們,上題“龍門勝境”。很是漂亮。
以前山下的村子就叫“龍門溝”,現(xiàn)已成為水下,變成“魚龍之所”了。
沿著山間小路前行,就是建筑面積2400平方米的“送爽齋”。殿宇坐南朝北,有三層大殿,可供千人休息。大殿雕梁畫柱、雕龍栩栩如生。立在大殿的廊上,鳥瞰斷谷懸崖,奇巖怪石 ,氣象萬千。
附近怪景
湯河水庫附近有許多風景區(qū),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壩址順河向東北方向幾Km東岸,在姑嫂城村,白石礫下有一很是怪異的地方,被稱為“冷熱地”。
此處冬暖夏涼,其區(qū)域上下寬約20米,南北長約500米。
冬暖:寒冷冬季中,周圍冰天雪地,這里卻熱氣繚繞,在山石縫中,可見茸茸的青青小草。溫度達到零上5°。
夏涼:到了炎熱的夏季,特別是暑熱伏天,這里卻寒氣逼人。石縫中冰凌如玉,溫度可達—4°。
現(xiàn)在這里已經(jīng)建立了冷熱地公園,圖中就是經(jīng)過開發(fā)旅游而建立的冷熱地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