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山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礦區(qū)西部,東距省會石家莊市區(qū)48.5公里沿石太高速和307國道均可到達。是一處集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溶洞奇觀和滑雪運動為一體的休閑度假、旅游觀光、運動健身風景名勝區(qū)。清涼山既有北方山峰雄偉壯觀之勢,又有南方山川秀麗險峻之韻。目前已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的主要景點有:水龍洞、白云觀、神女峰、石林、好漢寨、將軍救孤、滑雪場等72處。
清涼山山勢呈南北走向,主峰好漢寨海拔888米,是清涼山的一處勝景。山頂呈橢圓形,凸起近百米,四周為懸崖峭壁,難以攀登,只在東南方向沿著懸崖峭壁開鑿有一條嶇崎的石徑,人稱“登天梯”。不畏艱險者由此攀援而上,可達頂峰,去領略那仙境般的南天門、聳入白云的石林和險峻異常的美女峰。由主峰好漢寨西望,巍峨壯觀的清涼山猶如一道垂直的絕壁橫亙在礦區(qū)西部,人稱“西山立壁”。由山脊構成的輪廓線,遠望酷似一位仰天而臥的美女,維妙維肖,栩栩如生,尤其在落日紅霞輝映之時,美女形態(tài)完整更加清晰逼真,極富神韻,故又稱清涼山為美女峰。仰睡神女頭高百米,身長2000余米,堪稱山體神女(臥像)造型之最。時至深秋,滿山的黃櫨紅葉如火焰、似晚霞,分外妖嬈。清涼山還有南天仙境的座座石林、鬼見愁劉秀洞上的層層自云,在垂直絕壁上鑿出的蹬天梯,每每使人流連忘返。
清涼山有溶洞山泉多處,雖久旱無雨但從未涸竭。它給清涼山帶來了生機和靈氣。特別是長一千五百米的溶洞,名日“水龍洞”,洞內高低錯落,大致分上下兩層。主洞呈東西走向,微有彎屈,伸入山體腹內,像一條沉睡多年的巨龍蟄伏于清涼山內。洞內藏洞,洞壁怪石嶙峋,石筍、石柱、石花、石幔等景物隨處可見,更兼洞內泉水丁冬,如鳴環(huán)佩,令人神思遐想。尤其是洞內還有一大奇觀,即太行第一大裂縫,這是地殼變動山體斷裂時留下的痕跡,那斷裂縫隙,隨山就勢,直通天外,到底多長,好像無人能說清楚,堪稱一絕。1995年夏季由于雨水充足,洞中涌出山水有三個流量,連續(xù)月余大水不斷,形成多處飛泉瀑布。北方溶洞出水實屬罕見,乃一大奇觀。目前水龍洞口己雕塑一巨龍頭高 11.5米。洞口處乃一人工湖泊,面積有8畝左右,游人可乘船從龍口入洞。洞口堤岸處桃紅柳綠,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岸邊石壁上刻“清涼勝境”四個大字,乃河北省畫院院長王懷綺先生所題。
據《井陘縣志料》記載“民國十七年,奉晉之戰(zhàn),奉攻晉月余,在井陘境內而論,以西山中之清涼山蛤螟背,為較激烈”。至今殘跡猶存。此外,山頂有兩個痕跡,一曰神仙屁股印,一日楊二郎腳印,均系民間神話傳說。清涼山不僅地勢險要,景色秀麗,是旅游避暑的勝地,而且有歷史悠久的文物古跡,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在這里,您春可踏青、夏可避暑、秋賞紅葉、冬可滑雪,同時可爬山健身,挑戰(zhàn)自我;品味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一睹北方絕無僅有的自然奇觀——石林的獨特風貌;領略喀斯特地貌覆蓋的太行第一大裂縫及天然溶洞的神奇魅力。
1、 市內乘9路、114路或旅游6路至西王客運站轉乘礦區(qū)方面的203路車可直達景區(qū)
2、 自駕車可走石太高速秀林出口下可到礦區(qū)清涼山風景區(qū)(沿途有指示牌);或走307國道經鹿泉、井陘可到礦區(qū)清涼山風景區(qū)。
清涼山主要由下古生界灰?guī)r構成,在大地構造上地處井陘凹陷的西緣,在內外應力長期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溫帶喀斯特景觀,經億萬年風雨侵蝕,使清涼山既有北方山峰雄偉壯觀之勢,亦有南方山川秀麗險峻之韻。因山勢峻峭,古木蒼翠,景色秀麗,山腰間多有天然溶洞,清泉常流,若炎炎夏日置身于此,頓覺清風習習,心曠神怡,實為避暑勝地,故名:“清涼山”。據民國二十年(1931年)《井陘縣志料》記載,清涼山“有極大石坎,坎內建筑神廟,規(guī)模宏大。山下有泉清淺可愛。夏季雨量充足時,即流出而成小河,亦佳景也,”說明清涼山歷史上已是井陘一帶名山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