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公園,以相山廟、奏鳴曲、萬丈碑、釣魚臺、飲馬池等“相山十景”聞名。相山山脈自徐州蜿蜒而來,主峰為皖北地區(qū)至高點,方圓諸山之宗,區(qū)內既有自然風光,又有人文勝跡,是淮北市集人文古跡、游樂教育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風景名勝公園。隨著改革開放的迅速發(fā)展,相山公園作為淮北市與外界聯(lián)系的重要窗口和紐帶將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顯通寺位于安徽相山國家森林公園龍山、虎山兩峰之峪。俗稱相山廟,又稱顯濟王廟。始建于西晉太康五年(284年)。據《宿州志》記載:北宋元豐間(1078—1085年)賜額“顯通”。遼金時又加封“顯濟王”,故又稱“顯濟王廟”。顯通寺坐北朝南,占地1萬多平方米。有房屋52間,其中山門奎樓3間,寶藏室3間,走廊14間,東西配房各7間,大殿5間,后殿3間,戲臺1座,六角亭1座,新建碑廊1處。
相山天池位于安徽相山國家森林公園中部、飲馬池以南、兒童樂園以北。始建于1992年,1993年8月竣工。總占地面積1公頃。開挖湖面6729平方米,湖周長為479.4米,湖的最深處為4米。
劉開渠紀念館坐落在安徽相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占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陳展面積3200平方米,設有6個展廳、1座名人題詞碑廊,院后是劉開渠陵墓。該館主要陳列劉開渠有關生活學習、工作的歷史圖片、創(chuàng)作手稿、書信函件、任職證書及曾用書籍等資料。收藏劉開渠的雕塑作品45件,雕塑家王朝聞、程允賢、葉毓山等人捐贈的雕塑作品39件。
萬丈碑位于在顯通寺正北龍山與虎山兩峰山脊線凹交會處,原碑高2米左右,寬56厘米,厚20厘米,碑的正反兩面分別陰刻有“主山萬丈”和“南無阿彌”的篆書字樣,為蘇豫皖三省的界碑,毀于“文化大革命”期間?,F在附近又樹一石碑,上刻“綠化相山”,登斯立碑處,可俯瞰淮北全景。
釣魚臺位于相山主峰西側的山腰處,是壑崗山一塊突出的飛崖,相傳為姜太公釣魚之臺。遠古時,這里是一片海洋,唯相山突出海面,姜太公慕名至此,拈髯垂釣。當春夏之季,云霧淹沒山體,此臺好象伸入大海中的礁石。站在臺上,云霧在腳下翻騰,恰似浩瀚汪洋。
飲馬池位于疊翠峰東南坡腰部主干道左側山巖處,池面略呈2米正方形,深約一米,長年存水不涸。飲馬池對面的緩坡新建飲馬池廊一組(長三十米),每隔七、八米有一古亭相接連通,供游人歇息,是眺望東邊從顯通寺至奏鳴臺一帶景觀入簾最佳之處。
1、游客可乘坐火車到達淮北,到達淮北火車站后,步行約650米,至中城村站,乘坐淮北21路公交車經6站,到相山公園南門下車,步行140米即可到達。
2、可以到達中城村站后乘坐淮北公交16路,經3站到總工會下車,步行548米到達相山公園。
3、可以到達淮北火車站后,步行約1000米,至國稅分局站,經5站到達相山公園下車即可。
合肥市內-合肥繞城高速-淮南/阜陽/蚌埠/S17方向-蚌合高速-淮南東/蚌埠方向-S17-淮北/濉溪方向-安徽相山國家森林公園
安徽相山國家森林公園,地理坐標為:東經116.77°,北緯33.97°,屬城市型森林公園。
安徽相山國家森林公園系泰山經魯南山地,自江蘇省徐州市向南蜿蜒延伸的余脈,為海拔100—350米的石灰?guī)r質島狀剝蝕殘丘,土壤為石灰土及淋溶褐土。相山山地侵蝕淋溶嚴重,巖石裸露,蓄水能力較差。
安徽相山國家森林公園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常年降水較少,年平均降水量介于800—1000毫米,年平均氣溫15℃左右,全年無霜期220天左右,年日照時數2300—2500小時。
安徽相山國家森林公園被天然森林和人工森林覆蓋,綠地率81.6%,由于早期人為活動的影響,原有的暖溫帶落葉闊葉林遭受破壞,現有植被為次生裸地基礎上發(fā)育而來的次生灌叢或灌草叢,處于恢復演替階段。主要的植物群落類型有以禾本科植物為優(yōu)勢種的草叢,以扁擔木、酸棗、牡荊)、柘樹、構樹等為優(yōu)勢物種的灌叢或灌草叢,以及局部發(fā)育良好的人工側柏林和混交林。
溜冰場位于公園的南部,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門前廣場花壇中立有一尊少女塑像,高約2米,面對著游人,笑迎八方游客。每到節(jié)假日,溜冰場總是聚滿了大人和孩子,歡聲笑語,翩翩起舞,其樂融融。
兒童樂園坐落在公園西部,門前建有草坪廣場,增添空中轉椅、高空觀纜車等大型游樂設施,后經多次擴建,面積逐步擴大,成為淮北乃至全省有較大影響的兒童游樂場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