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獨山村是遂昌古代聞名的村寨。南宋孝宗年間,尚書左丞相葉夢得曾孫葉岳巒自松陽縣遷居獨山,始成村落。
村前天馬山,背靠烏溪江,林木茂盛,有小赤壁、棲靈巖、棋盤石、遺愛亭等景點,南北兩端有寨墻拱衛(wèi),古道由寨門出入,地形險要。
獨山村至今仍保留著古樸的風(fēng)貌,村中有清康熙年間重修的葉氏宗祠、葆守祠,明正統(tǒng)和隆慶年間的古井,明隆慶年間的隆慶石牌坊、明嘉靖年間建立的寨墻等古代建筑。從葉氏宗祠到牌坊一條200米長的街道,完整的保留了明代建筑的風(fēng)貌和格局,享有“明代一條街”之譽。
歷史古跡
葉氏大宗祠,始建于元末明初。三進三開間,硬山頂,封火山墻,板瓦陰陽合鋪。抬梁穿斗混合結(jié)構(gòu),中有正方橫斷面大石柱八根。臺基大部三合土襯,小部分磚墁地,四周砌階條石。祠內(nèi)進明間、進次間上部雕刻頗具藝術(shù)性。石庫大門,磚筑門墻,歇山造頂,魚吻頂脊,翼角起翹,二疊澀菱角出跳。大門兩旁另有左右邊門。大門外面平臺左右蹲列一對剔地起突石獅子,是別具風(fēng)格的明代石雕。宗祠二進為報本堂。此外,有一對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冬立的大青石旗桿墩。自門外大平臺正中踏垛而下,正前十來米處筑有格窗照墻。大宗祠下堂的戲房墻上,迄今留存有30年代粟裕、劉英率領(lǐng)中國工農(nóng)紅軍挺進師在這一帶創(chuàng)建浙西游擊根據(jù)地時書寫的標(biāo)語:“群眾武裝起來,趕走敵人!”
葆守祠,在葉氏大宗祠左側(cè),始建于元末明初。原為三進,第一進已倒塌,現(xiàn)存兩進。1984年春,村人集資大修大宗祠與葆守祠。獨山村的村俱樂部和鄉(xiāng)文化中心設(shè)于此祠內(nèi)。
獨山村的村中街路貫穿于大宗祠、葆守祠與照墻間。如今居民仍保持一派古色古香的氣氛,有“明代一條街”之稱。
寨門、寨墻,分南北兩處,用大石壘砌而成。北寨墻與天馬山、石梯峰、筆峰、諸山緊密連接,形成天然與人工相結(jié)合的堅固屏障。南墻寨門,前半部屬石券門,后半部為木質(zhì)層樓。有楹聯(lián)一對曰“德義相先,庶可廣一方之化;里仁為美,還可教萬姓之歡”。北寨墻自天馬山石壁處起,平坡向南至山麓。據(jù)考證,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葉憲出資營造。至今已有452年歷史。明代古井群,傳說獨山村有古井七口,今存三口。其中,一口坐落天馬山東麓,公路西側(cè)。井圈花崗巖質(zhì),外形有6面,面闊37厘米,圈高46厘米,圈面刻有“正統(tǒng)九年甲子孟春朱叔明志”。其中“朱叔明志”為小字集中刻于一面,有一面空白無字,其余四面各刻二字,字形頗大。井自明正統(tǒng)九年(1444年)始建至今已歷543年。一口坐落獨山村街道東側(cè),葉氏房后空地中。井圈花崗石質(zhì),內(nèi)外俱呈圓形,內(nèi)圓直徑43厘米,井圈高47厘米。圈表面自右至左鐫刻“孤松清泉”四字,另刻楷書小字“隆慶元年冬立”。經(jīng)考證,此井所在乃是明隆慶年間(1567年~1572年)工部員外郎葉以蕃家族房地,被認(rèn)為葉氏所建。自始建至今已歷425年。井水充盈不涸,數(shù)百年來,一直供人汲飲。一口位于天馬山嶺道旁。經(jīng)考證為明代葉氏所筑。
“洊膺天寵”石牌坊,建于明隆慶三年(1569年)三月,坐落獨山村東南隅,傍小川,臨山麓,坐東朝西,距南寨門約100米。牌坊用花崗石以空雕、浮雕結(jié)合藝術(shù)構(gòu)筑,三間、四柱、五樓,翼角起翹,脊頂雙角生起,飾吻獸,歇山造。最高樓豎“榮恩”額,次兩樓置云圖額。明、次間上、中、下疊三枋。明間上坊作雙龍搶珠浮雕,次間大額枋為主題額枋,遂昌知縣池浴德題“洊膺天寵”楷書四大字。小額枋署“封工部營繕同、員外郎事主事葉弘淵,由子以藩貴立。”即因葉以蕃生前貴為朝庭郎官,其父依然享有子貴之誥封,建坊以示再次受天子寵任之意。下枋為剔空石雕雙獅搶球圖、瑞獸、卷云等。四柱下部均有抱鼓石前擁后扶,剔空雕刻,技藝精湛。始建至今,歷時424年。
在“明代一條街”還有小憩園、育智堂等,古樸幽雅。距遂昌縣城約50公里,村外有烏溪江,天馬山孤峙村西,筆峰、石梯峰壁立村東,并有寨墻拱衛(wèi)南北兩端,地形險要,是浙南山區(qū)較典型的古代村寨。約在在南宋孝宗年間,松陽人尚書左丞相葉夢得之曾孫葉巒自古市的卯山移居于此,始形成村落。明嘉靖間,葉以蕃殿試得中二甲第十九名,官工部員外郎,一時文風(fēng)卓盛、文士輩出,立宗祠,建寨墻,村容大壯。獨山村不僅保持了古代村寨的傳統(tǒng)風(fēng)貌,還存有許多文物古跡,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和抗戰(zhàn)時期,不少紅軍、游擊隊的標(biāo)語還保留在葉氏宗祠的粉壁上。
約南宋孝宗時(公元1163年-1190年),尚書左丞相葉夢得曾孫葉巒,自松陽古市卯山遷居獨山,始成村落。元明間,朱葉、周邵諸族共居之。
明嘉靖間,葉以蕃殿試中二甲十九名進士,官工部營繕?biāo)締T外郎。一時文風(fēng)卓盛,名士輩出,勝跡日辟,村容大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