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履薄冰(拼音:rú lǚ bó bīng)是一則來源于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guān)典故最早出自于《詩·小雅·小旻》。
“如履薄冰”的原義是好像踩在薄冰上。形容謹慎戒懼。
《詩·小雅·小旻》:“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p>
東漢明帝的皇后馬氏,是名將馬援的第三女。馬援隨劉秀征戰(zhàn),戰(zhàn)功赫赫,被封為新息侯。為人正直清廉,得罪權(quán)貴。馬援病故,光武帝聽了他人毀謗后,追繳侯印綬,也不許馬援葬入選定的墓地。馬夫人為亡夫申辯后,光武帝才允許??墒邱R家家族地位卻大不如從前。馬氏十三歲時,入太子宮。她知書達理,品行高尚,孝順溫和,得太子劉莊寵愛。后劉莊即位,是為漢明帝,馬氏被封為皇后。馬氏無子,賈貴人生劉炟,馬氏抱養(yǎng),視如已出,辛勤教導。
后劉炟即位,為漢章帝,尊馬氏為皇太后。為報答馬氏的養(yǎng)育之恩,多次提出要給馬氏三個哥哥加封,即馬廖、馬防和馬光。馬廖性情寬和溫厚,自身謹慎,但不能嚴厲管教子孫。他的兒子馬豫更是行為放蕩,他的兩個兄弟卻生活奢侈,行為不檢點。馬廖的好友楊終就寫信勸馬廖說:“本朝初年,有許多王侯貴族之子弟,仗著家中掌握朝廷權(quán)柄,胡作非為,觸犯法律,最后都被整治,家族也不能免禍。外戚最忌擅權(quán)亂政,如今你居于此種位置,怎么就沒覺得自己像是面臨深淵,腳踏薄冰一樣危險呢?你怎么就不以那些人的結(jié)局引以為戒呢?”
馬廖無奈,馬家在馬太后去世后,也逐漸失勢了。
社會是一張巨大而復雜的關(guān)系網(wǎng),人要想在社會上生存,就要學會在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中保護自己,在人際交往少一點棱角,這是一種生存智慧。尤其是面對愛挑剔或者有妒忌心理的人,更是要小心謹慎,隱藏自己的光芒,打消別人的顧忌,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
“如履薄冰”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狀語;比喻隨時都會發(fā)生危險,做事極為小心謹慎。
三國·曹操《請爵荀彧表》:“陛下幸許,彧左右機近,忠恪祗順,如履薄冰。”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宜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戰(zhàn)戰(zhàn)栗栗,日慎一日?!?/p>
現(xiàn)代·王西彥《生活真實與藝術(shù)生命》:"作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就顧慮重重,如履薄冰,不敢真實描寫社會生活,這樣又怎么能夠產(chǎn)生思想深刻、感情真摯的好作品呢?
現(xiàn)代·陳忠實《白鹿原》:“他和母親給病人喂了一匙糖水,提心吊膽如履薄冰似的希望度過那個可怕的間隔期而不再發(f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