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梵文貝葉經(jīng)《八千頌般若波羅密多經(jīng)》,2009年征集于西藏自治區(qū)山南地區(qū)澤當(dāng)鎮(zhèn),長42厘米,寬7厘米,質(zhì)地為樹葉,屬11-12世紀(中原北宋到南宋初期)文物,共191頁?,F(xiàn)為西藏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
這部經(jīng)是在北宋至南宋初期,用8世紀從古印度傳來的梵文版本刻寫的。頁面分為兩種,一種為素面經(jīng)文無彩色圖案;另一種在經(jīng)文間配有彩色圖案,這些彩色圖案是用天然礦物顏料繪制的,有佛祖、度母等佛像,在這些彩繪圖案的兩旁又飾以兩列佛像或四座彩繪佛塔,每座佛塔的顏色、形狀各不相同。頁面兩端也有彩繪紋飾。
經(jīng)書制作精美、書寫工整,保存完好。雖然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但是繪制的圖案依然色彩艷麗,頁面平整如新,樹葉紋理也清晰依舊。由于采用了古印度和我國傳統(tǒng)制作貝葉經(jīng)的技術(shù),因而保證了此貝葉經(jīng)不干裂、不卷曲,也不蟲蛀、霉變,使之成為了今天保存完好的稀世珍寶。是研究古代印度史、尤其是早期佛教文化難得的第一手資料,被稱為“佛教熊貓中的熊貓”。
《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屬大乘佛教佛語部般若系佛典,主要是佛祖,以及和弟子的對話?!鞍闳簟币鉃椤爸腔邸保安_”指“到達彼岸”,“蜜多”意為無極。《八千頌般若波羅密多經(jīng)》大意為“通過大智慧,到達超脫世俗困苦彼岸的根本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