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屆亞運會于1982年11月19日-1982年12月4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是從第一屆1951年新德里亞運會以來,時隔31年,亞運會再度回到新德里。本屆亞運會參賽國家和選手規(guī)模都超過以往各屆亞運會。共有來自33個國家的3345名運動員,參加21個大項196個小項比賽。本屆亞運會共打破90多項亞運會紀(jì)錄。
自從第一屆亞運會在1951年于印度新德里舉行以來,經(jīng)過了31年之后,亞運會再度回到新德里。1982年11月19日-1982年12月4日舉行,共有破紀(jì)錄的33個國家的3345名運動員,參加21個大項196個小項的比賽。本屆運動會共破90多個亞運會紀(jì)錄。無論參賽國家和選手規(guī)模都超過以往各屆亞運會。亞洲運動會協(xié)會在1981年改組為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中國臺北、以色列和柬埔寨未獲組委會邀請。
阿富汗 巴林 孟加拉國 緬甸 中國 英屬香港
印度 印度尼西亞 伊朗 伊拉克 日本 科威特
老撾 黎巴嫩 馬來西亞 馬爾代夫 蒙古 尼泊爾
朝鮮 韓國 阿曼 巴基斯坦 菲律賓 卡塔爾
沙特阿拉伯 新加坡 斯里蘭卡 敘利亞 泰國 阿聯(lián)酋
越南 北也門 南也門
田徑、游泳、足球、籃球、舉重、摔跤、拳擊、射擊、排球、曲棍球、自行車、羽毛球、網(wǎng)球、體操、乒乓球、射箭、帆船帆板、手球、高爾夫、馬術(shù)、賽艇(共21個)
第9屆亞運會會徽主體為印度古跡曼探天臺,并形成一個"A"字,代表亞洲,襯托著上方的太陽標(biāo)志,代表奧林匹克之光照耀亞洲。
第9屆亞運會吉祥物的原型是印度的國獸——亞洲象,取名“阿波”,象征智慧、力量和忠誠。它額頭點著朱砂痣,跳著印度舞,甩著長鼻子,熱烈歡迎來自亞洲各地的運動員們。它代表了特有的印度文化和風(fēng)土人情。
第9屆亞運會主辦城市——新德里
新德里是印度共和國首都,是全國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它位于東經(jīng)77度,北緯28度。恒河支流亞穆納河從城東緩緩流過,河對岸是廣闊的恒河平原。新德里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作為德里中央直轄區(qū),它既包括飽經(jīng)滄桑的老德里又包括中央政府所在地的新德里,統(tǒng)稱德里。總面積為1485平方公里,人口約900萬。主要語言為英語、印地語、烏爾都語和旁遮普語。
新德里原是一片荒涼的坡地。1911年開始動工興建城市,1929年初具規(guī)模。1931年起成為首府。1947年印度獨立后成為首都。
1982年11月19日,第九屆亞洲運動會在新德里新建的賈瓦哈拉爾·尼赫魯體育場隆重開幕。下午3點,數(shù)百人的軍樂隊奏起雄壯的樂曲,來自32個國家的運動員按印地文字母順序進入會場。中國體育代表團是第10個入場,著名三級跳遠運動員鄒振先高舉鮮艷的五星紅旗走在前面,世界乒乓球女子單打冠軍童玲和排壇新秀梁艷走在兩邊護旗。中國運動員受到全場觀眾熱烈歡迎。走在運動員隊伍最后面的是由500多人組成的印度體育代表團。
印度曲棍球隊隊長米爾卡-辛格和著名女運動員克瑪爾·基德桑什一道舉著從國家體育場傳來的火把,跑進會場登上主席臺對面的火炬臺點燃起神圣的火炬,
3點52分,印度總統(tǒng)宰爾·辛格宣布第9屆亞運會開幕。第九屆亞運會的旗幟在軍樂隊奏的樂曲聲、號角聲和禮炮聲中冉冉升起,兩架直升飛機掛著彩旗飛過體育場上空,灑下無數(shù)玫瑰色花瓣,5000個彩色氣球升入天空,2000只和平鴿從體育場飛向藍天白云。
開幕式后,印度藝術(shù)家們表演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
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國際奧委會主席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33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體育代表團團長和一些國際體育組織負責(zé)人以及駐印度使節(jié)出席了開幕式。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體育場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由印度政府出資于1982年建成。是一座多功能大型體育場,主要舉辦足球以及其他體育賽事,同時用于舉行音樂會等各種大型文藝演出。該座體育場能容納78000觀眾,在舉行音樂會的時候甚至最多能容納13萬人,該體育場同時也是印度奧林匹克協(xié)會的執(zhí)行總部。
哈拉爾.尼赫魯體育場是為服務(wù)于1982年第9屆亞運會而建的,同時也承辦了2010年英聯(lián)邦運動會。
排名 國家 金 銀 銅 總
1 中國 61 51 41 153
2 日本 57 52 44 153
3 韓國 28 28 37 93
4 朝鮮 17 19 20 56
5 印度 13 19 25 57
6 印度尼西亞 4 4 7 15
7 伊朗 4 4 4 12
8 巴基斯坦 3 3 5 11
9 蒙古 3 3 1 7
10 菲律賓 2 3 9 14
11 伊拉克 2 3 4 9
12 泰國 1 5 4 10
13 科威特 1 3 3 7
14 敘利亞 1 1 1 3
15 馬來西亞 1 0 3 4
16 新加坡 1 0 2 3
17 阿富汗 0 1 0 1
18 黎巴嫩 0 0 1 1
19 巴林 0 0 1 1
20 英屬香港 0 0 1 1
21 卡塔爾 0 0 1 1
22 越南 0 0 1 1
- 總計 199 199 215 613
中國運動員比賽中共奪得61枚金牌、51枚銀牌和41枚銅牌,在金牌總數(shù)上超過了歷屆亞運會第一名日本隊,首次居于第一位。創(chuàng)男子跳高世界最好成績的中國選手朱建華被評為該屆亞運會唯一最佳運動員。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在該屆比賽中各國選手共平1項射箭世界紀(jì)錄,創(chuàng)1項田徑世界最好成績,打破了一批亞洲紀(jì)錄,刷新了90多項亞運會紀(jì)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