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1.項目主要內容:
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白石頭景區(qū)、寒氣溝景區(qū)、西格拉景區(qū)、西黑溝景區(qū)等五個景區(qū)的基礎設施建設。
2.預計總投資: 6970.38 萬元。
3.建設地點: 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各景區(qū)。
4.項目建設規(guī)模: 基礎設施及娛樂休閑設施投入共計 6970.38 萬元。
5.主要原料及保證情況: (涉及到水、電、氣、土地等價格)交通、水電及通訊設施公園內現(xiàn)有長短不等 40 余條林區(qū)公路,總長約 420 余 km ,園內交通條件較好,路網密度較高。
6.公園生活用水以泉水為主,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泉水由鋪設引水管道接往各景區(qū),供水充足,用水十分方便。
7.公園內白石頭景區(qū)與哈密的電網相連,寒氣溝、西格拉采用柴油發(fā)電,黑溝、白楊溝采用太陽能發(fā)電。電價為農用用電價格。
8.市場需求預測: 哈密天山森林公園年游客可達 134.46 萬人次,各景區(qū)的年游客為:寒氣溝景區(qū) 30.0 萬人次,白石頭景區(qū) ( 含冬季 )73.93 萬人次,西格拉景區(qū) 5.5 萬人次,黑溝景區(qū) 22.76 萬人次,太陽溝景區(qū) 2.3 萬人次。
9.優(yōu)勢分析:哈密天山森林公園植被覆蓋率高,無工礦及其它企業(yè),僅有部份放牧活動,生態(tài)環(huán)境相對優(yōu)越。水體環(huán)境無化肥、農藥等化學污染。大氣空氣清新,粉塵量少,符合國家大氣環(huán)境一級標準。公園范圍內,有哈巴公路貫通公園寒氣溝和白石頭兩景區(qū),由于車流量小,空氣流通快,基本未造成大氣及聲學污染。
10.經濟效益預測 :從 2010 年起,實現(xiàn)年均銷售收入 1763.04 萬元,實現(xiàn)利潤 440.76 萬元。
11.投資回收期: 9.08 年
12.投資利潤率: 11.01% 。
13.項目合作方式 :股份制合作方式。
公園概況
2004年12月經國家林業(yè)局同意,將哈密白石頭森林公園升格為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并對森林公園做了總體規(guī)劃。 2006年4月28日,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guī)劃得到自治區(qū)林業(yè)廳的批復,該規(guī)劃對基礎設施、景區(qū)景點及旅游線路、旅游服務設施、保護與培育工程等都做了詳細的規(guī)劃,建園十多年來, 在各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哈密地委、哈密市有關領導的大力支持和林場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努力下,森林公園各類景點、景物開發(fā)、基礎設施、旅游服務設施建設已初步建成行、游、住、食、購、娛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tài)觀光、度假休閑旅游區(qū)。
1.園外交通條件良好。S303哈巴(哈密市-巴里坤縣)、S302口伊(口門子-伊吾縣)省級公路和口白(口門子-白石頭)縣級公路從公園內穿過。哈巴省道長131公里,北達巴里坤縣,南與蘭新鐵路、312國道相連,為疆內、國內、海外游人來往于公園的主要交通干線。每日有哈密市通往巴里坤縣、伊吾縣及景區(qū)各鄉(xiāng)鎮(zhèn)的班車,且每日有數(shù)次公交車、旅游車來往于公園路口,游人進入公園十分方便。公園目前的可進入性較強。 園內路網密度較高,現(xiàn)有林區(qū)游步道公路40余條,總長度約90.8公里,交通條件較好,境內絕大多數(shù)行政村和各景區(qū)的大部分景點都有林區(qū)便道相通,游客進出公園、抵達景區(qū)景點十分方便。
2.各景區(qū)目前供水采用鋪設簡易的引水管道方式,供水水源以就近飲用山泉水為主,其水清澈透明,水質良好,無任何污染,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
公園排污采用生產生活污水經簡單處理后就近排放方式為主,目前尚未達到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環(huán)保要求。
3.供電與通訊
公園內白石頭景區(qū)與哈密的電網相連,寒氣溝、西格拉兩景區(qū)采用柴油發(fā)電,黑溝、白楊溝采用太陽能發(fā)電。白石頭景區(qū)通訊線路與哈密的通訊網絡相連,架設有通訊專線,通有線電話,其它景區(qū)通過聯(lián)通、移動通訊網絡通訊,用電、通訊條件較好。
園內已建有白石頭、松海、草原之夜、華龍、海福等山莊,目前景區(qū)內可以接待的固定床位約565個;接待餐位總數(shù)約360張,主景區(qū)內小賣部5個, 基本可以滿足林場職工和游客的常規(guī)生活需要,公園周邊各鄉(xiāng)鎮(zhèn)、團場也都建有醫(yī)療機構?,F(xiàn)在天山國家森林公園已初步建成行、游、住、食、購、娛為一體的綜合性觀光、休閑旅游區(qū)。
情況介紹
根據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景觀資源的特點及空間分布,山脈、水系,建設開發(fā)條件以及游覽線路及旅游產品設計,旅游項目規(guī)劃等多種因素,將森林公園劃為六個景區(qū):
1.寒氣溝景區(qū):該景區(qū)位于森林公園的中東部, 景區(qū)總面積18019 hm2。以山水美、松柏奇、空氣冷、冰川雄,“四絕”號稱東天山的香格里拉。園內的天然落葉松林、高山草甸、泉潭湖瀑及民族風情為景區(qū)主體景觀。該溝由西向東斜插入喀爾里克山約20千米,海拔由2200米上升到3000米左右。沿溝而上可飽覽中山帶森林、高山草甸、冰緣與冰川地貌等垂直景觀。 寒氣溝水草豐美,冬暖夏涼,是難得的“冬窩子”牧場,在這里世居的維吾爾族牧民村落,至今仍然過著原始的游牧生活。來這里休閑避暑,山水觀賞,湖邊垂釣,感受著千年雪水的冰涼,呼吸天然氧吧的清新空氣,宛如暢游仙境般的山水畫廊讓人陶醉。
2.白石頭景區(qū):該景區(qū)位于森林公園的中部,為公園的中心景區(qū),位于哈密——巴里坤303省道70公里處,東距口門子3公里,是喀爾里克山北麓森林草原過渡型景觀。“白石頭”早有此名,萬木叢中“一點白”,因在綠色的森林和草原上突然冒出一塊白色的石英巖巨石而得名。
景區(qū)總面積19720hm2。以天然云杉林、天山廟、白石頭及冰雪天象等為主體景觀。主要景物景點有:天山廟、班超像、觀景亭、疏林茵草、碧水泉、無名泉、觀光苗圃、種子園、白石頭、奇樹、綠色畫廊、天山松雪、了望塔、玉樹銀山等。
在白石頭景區(qū),森林與草原融合,大山與高原融合,人與自然融合。原住居民的村落就在一片西伯利亞落葉松純林里,古樸獨特的原木木屋與森林巧妙地融合起來。這里既有西伯利亞的原始性,又有阿爾卑斯山的秀麗和寧靜。
在白石頭景區(qū)你可以同時觀賞到雪山、流水、森林、草原和繁花、晴雨、晨夕,四季景色變化無窮,環(huán)境幽靜,氣候宜人。一望無際的森林映襯著藍天,朵朵白云纏繞在山腰,廣袤草原綠草如茵,野花竟放,其間點綴著座座氈房,羊群飄動在森林草原之間,為避暑勝地平添幾分詩情畫意,置身其間猶如飄然天外。
3、西格拉景區(qū):該景區(qū)位于森林公園的中西部,它位于哈密——巴里坤303省道90公里南側的天山北麓,巴里坤山最高峰——月牙峰的東側,東距白石頭景區(qū)16公里,海拔2250米。
景區(qū)總面積14885hm2。以云杉及落葉松天然林、珍稀野生動植物為主體景觀。主要景物景點有:鹿苑、雪蓮斗寒、清馬場遺址、月牙峰、馬圈溝等。
西格拉景區(qū)是典型的山地針葉林與山地草原交匯帶景觀,西格拉原名西旮旯,因地處偏僻、幽靜,少有人跡而得名。景區(qū)山勢平緩,樹高林密,花草茂盛,馬鹿成群。西格拉有地勢高、氣溫低、冬季長、無霜期短的特點,故時常出現(xiàn)“六月雪”、“七月雪”的奇景。這里有新疆特色的山頂鞍部達坂(大葫蘆溝山口)、亞高山草甸草原景觀,如徒步穿越森林帶,可觀賞到垂直分布的不同森林帶和冰斗地貌,是天山北坡垂直景觀帶譜最典型、最完整的地方。西格拉——天然的休閑、康體、攝影、登山、科考旅游勝地,是人們生態(tài)旅游的好去處。
西格拉受地形雨影響,降水量比巴里坤多,又因蒸發(fā)量小,濕潤度大,牧草生長良好,是巴里坤盆地優(yōu)質草原牧場,曾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所屬西北重要的軍馬場——伊吾軍馬場的牧馬地,至今仍培育著萬匹歷史上有名的西域三大名馬之一——“神馬”巴里坤馬(“天馬”伊犁馬、“龍駒”焉耆馬),這里曾是漢唐、清代時期朝廷設置官牧馬場,養(yǎng)育戰(zhàn)騎得地方。這里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是古絲綢之路北線通往迪化的必經之路,是進入巴里坤的門戶、咽喉。
4、黑溝景區(qū):該景區(qū)位于森林公園的最西部,位于巴里坤縣城西南8公里處,海拔2080米。它由西向東綿延20余公里。主要由西黑溝、東黑溝等組成,景區(qū)總面積21559hm2。以云杉及落葉松天然林、瀑布河流、多凌碑及典型的地質地貌為主體景觀。
西黑溝內有冰川雪水融化形成的河流,一年四季不干涸。河流兩側峰巒層疊,形成幽深彎曲的峽谷。谷底布滿大小不一,光滑圓潤的冰嘖石常年臥在河流中;
5、太陽溝景區(qū):該景區(qū)位于森林公園的最東部,由太陽溝、小天生圈溝、大天生圈溝等組成,景區(qū)總面積9512hm2。以天然闊葉林、河流清溪為主體景觀。主要景物景點有:萬象古楊、清溪流碧、雙楊弄舞等。
6、紅旗溝景區(qū):該景位于森林公園的北部,屬北天山山系,由紅旗溝、板房溝、小柳溝等組成,景區(qū)總面積27334hm2。以天然針葉林、高山草甸及奇山怪石為主體景觀。主要景物景點有:紅旗溝達板、怪石群等。
旅游資源
哈密天山森林公園位于哈密地區(qū)境內天山山脈最東端,與哈密市、巴里坤、伊吾縣城的距離均在100公里之內,東去敦煌市414公里,西距吐魯番市348公里,烏魯木齊市518公里。哈密林場經營范圍內。公園地處新疆的“東大門”,是內地西進新疆的第一大站,又是古絲綢之路的要塞,素有“西域咽喉,東西孔道”之稱,特別是公園位于古絲綢之路敦煌和吐魯番兩大歷史文化旅游熱點城市之間,具有組合由敦煌(-哈密)-吐魯番-庫車-喀什(-和田)作為主要支撐點而形成的絲路中道國際精品旅游線的地理區(qū)位優(yōu)勢。地理座標為東經92°40′~94°49′,北緯42°53′~43°54′。公園東西長約175km,南北寬約120km,經營總面積111029公頃。
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的的風景資源劃分為地文資源、水文資源、生物資源、天象資源和人文資源五類。其中公園內的生物資源、天象資源與人文資源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一、生物資源
森林景觀是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體景觀。原始、壯觀、瑰麗、獨特、品位高是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風景資源的最主要特點。也是目前全疆最大的西伯利亞落葉松和天山云杉的混交林。該森林公園的風景資源價值和旅游價值較高。
1、林相整齊,品質高雅。公園內原始針葉林莽莽蒼蒼,,綿延不絕,林內樹木挺拔茂密,林相古樸幽美,是公園風景資源的突出代表。這些原始森林景觀,遍布公園各處,不僅具有很高的美學觀賞價值和康娛保健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生態(tài)學研究價值。
2、空間分布,奇異美妙。公園的植被具有明顯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特點,構成了植被美妙的空間格局。在水平分布上,陽坡草原草甸,綠草如茵,野花競放;陰坡森林,郁郁蔥蔥,綠樹成蔭;在垂直分布上,從低到高依次為:河谷闊葉林和雜灌次生林,樹影婆娑,風姿綽約;中部針葉林,滿山蒼翠,林海茫茫,峰巒疊翠,古樸神秘;上部草原草甸,碧草茫茫,野花竟放,五彩繽紛,爭奇斗艷。美妙的植被布局,構成了一幅賞心悅目的風景畫卷。
3、植物景觀季相分明,變幻多彩。園內植物景觀季相變化分明,暮春,山巔殘雪尤存,山腰莽莽松杉青翠欲滴,英俊挺拔,山腳草原初綠鮮嫩;盛夏,重山疊翠綠蔭濃郁,草場繁花似錦,群芳竟妍;金秋,山腰松林蔥蘢墨綠,河谷秋楊爭艷,色彩斑斕;嚴冬,萬木凋零,松杉挺聳,傲迎霜雪,雪壓枝頭,似玉樹瓊花,肅穆典雅。色彩各異的四季景相,令人神往,使人陶醉。
4、立體牧場,景色各異。境內野生草本植物種類繁多,草場資源豐富,為典型的立體草場。林帶以上為草短質優(yōu)的夏牧場,盛夏這里是一望無際的碧綠草原,野花綻放,牛羊成群;林帶內或盆地為春季牧場,草原新綠初染之時,畜群漫布;背風向陽的中低山區(qū)則是越冬避寒的理想場所,但見座座木屋,古樸幽靜。每年值春夏兩季,草場野花綻放,牛羊成群,馬蹄聲聲,氈房座座,炊煙裊裊,奶茶飄香,處處洋溢著濃郁的民族風情,迷人的西域美景。
5、動物景觀野趣盎然,生機無限。園內有國家Ⅰ級保護動物7種,Ⅱ級保護動物34種。園內野生動物不僅種類豐富,而且分布普遍,可見頻度高。特別是野生馬鹿為優(yōu)勢種群,品質高、數(shù)量多、種群大、分布廣泛,在茂密的森林和森林草原地帶隨處可遇。園內還建有多處野生馬鹿馴養(yǎng)場所。還有藍天白云下,徜徉在草原上的一群群自由自在的牛羊,也給公園平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另外還有險崖勁松、林海松濤、疏林茵草、奇樹、綠色畫廊、懸崖倒松、雪蓮爭春等景觀。
二、天象資源
公園氣候較為濕潤,形成中溫干旱區(qū)半荒漠山地森林氣候,隨海拔高度變化氣候懸殊甚大,時常可以看到一些特有的奇異無常的天象氣象景觀。
1、氣候奇異多變。公園的氣候奇異多變。有時,早晨陽光明媚如春,中午驕陽如夏,傍晚涼爽如秋,深夜又如初冬;有時,剛才還是陽光燦爛的夏天,風起云涌就到了秋天,下起雨來就又到了冬天。短短的時間,讓人可以感受春夏秋冬四季氣候,領略到奇異無常氣象景觀的魅力,真是妙不可言。
2、日出日落美妙無比。公園地處中高山區(qū),空氣浮沉極少,日出日落異常清晰,奇妙迷人。晨觀日出,星辰漸逝,旭日初升,感覺到的則是濃濃的溫暖。暮觀日落,夕陽西下,紅霞映射,碧空盡染,群山披彩,倍覺夕陽無限好。
3、云?;没療o常。境內的云海,時而山中白云繚繞,裊裊婷婷,冉冉升起;時而又黑云壓頂,低云密布,欲來山雨。值晴朗之日,蒼山被云帶攔腰橫截,云上奇峰如擎天玉柱直沖青天,矮山若隱若現(xiàn),如瓊山仙島一般。值細雨蒙蒙之際,但見流云裊裊,飛霧飄飄,細雨蒙蒙,群山險峰縹緲迷離,如水墨畫卷。若陣雨乍停,天藍如洗,云絮飛揚,蒼山翠嶺,時隱時現(xiàn),更添詩情畫意。
4、雪凇晶瑩如玉。當天寒冬至,大雪紛飛時節(jié),園內到處是一派銀裝素裹,千里冰封,萬里雪原,漫天潔白的銀色世界。特別是積雪覆蓋的松杉林木,宛如晶瑩剔透的玉樹珊瑚。若置身于這冰雪世界,有如到了極地,頓感塵俗盡脫,心胸開朗,神清氣爽。
包括雪景、雨景、云海、朝暉、夕陽等其他天象景觀。
公園區(qū)空氣、土壤、水體等生態(tài)環(huán)境處于原生的自然狀態(tài),生態(tài)系統(tǒng)完備??諝夥曳记逍?,富含負氧離子;植被蓋度高達80%以上,環(huán)境恬靜幽雅,四野空寂無聲;河流、小溪、涌泉、池潭水質良好,清澈甘甜;既無地方時疫,也無有害輻射。景區(qū)水體、大氣、噪聲及土壤等環(huán)境條件均符合國家Ⅰ級標準。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綜合評定達到了一級森林公園的風景資源質量標準。
三、人文資源
人文景觀是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又一主體景觀。既有彌足珍貴的歷史古跡遺址,又有光輝燦爛的西域文化、獨特濃郁的民族風情。
1、絲綢古道舉世聞名,古跡遺址彌足珍貴。公園所在地哈密為絲綢之路的要塞,是草原文化與農耕文化集中交融處,也是西域文明與中原文明沖突交融匯集點,更是維護邊疆穩(wěn)定、祖國統(tǒng)一的政治軍事要地。 佛教也曾從這里傳入中原,清末巴里坤還有廟宇90余座,有“廟宇冠全疆”之稱。因此,處于哈密、巴里坤、伊吾境內的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境內遺留有眾多的古跡遺址、傳說故事、歷史人物的詩賦游記。如天山廟、漢代的《任尚碑》、《裴參碑》、唐代的《姜行本記功碑》、清代的《運道記功碑》、民國的《多凌碑》等,王妃射鹿處、情寄馬蓮、班超像、觀景亭、 古巖畫、觀光苗圃、種子園、了望塔、清馬場等遺址。
2、西域文化絢麗多彩,民族風情濃郁純樸。園內主要居住著哈薩克、維吾爾、漢族等民族,這里你可以看到維吾爾族哈密賽乃木的歌舞,聽到哈薩克族冬不拉的彈聲,還有回族的“花兒”,更有古老而美麗的愛情傳說……。每逢重要節(jié)日你能欣賞到賽馬、叼羊、摔跤和姑娘追,品嘗到奶茶、馬奶酒、乳餅、奶疙瘩、手抓肉、包爾薩克、那仁……,這里有羊群、馬群、牛群,還有鹿群、牦牛群、駝群,特色鮮明的民族文化、民間藝術、民族風情和鄉(xiāng)土民俗,體現(xiàn)出西域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內涵,加之豪爽質樸、熱情好客的性格以及與生俱來的歌舞天賦,對游人具有強烈的誘惑力。
景區(qū)規(guī)劃
進入21世紀以來,生態(tài)建設項目規(guī)模日趨增大,涉及學科越加廣泛,相關經濟活動日益復雜,投資環(huán)境瞬息萬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為了減少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效益,使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建設項目建立在科學可行的基礎上,必須對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否具備建設開發(fā)條件、經濟上是否合理可行、項目對社會和環(huán)境的影響是否積極等方面進行科學分析和全面論證,以確保項目建設達到預期目標。為此,哈密林場特委托國家林業(yè)局西北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設計院組織編寫《新疆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及相關圖件材料。
為了高質量地完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我院成立了由4名專業(yè)技術人員組成的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guī)劃項目組,其中高級工程師2名,工程師2名?!犊尚行匝芯俊肪帉懝ぷ髯?004年1月開始,歷時5個月完成。其間曾赴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深入實地對森林公園的各個景點做了詳細的外業(yè)調查,廣泛收集有關森林公園的各類社會、人文、自然、經濟、專業(yè)等技術資料,取得了第一手可靠材料。在此基礎上,項目組成員經過認真分析與研究討論,提出了由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項目建設的思路框架,擬定了《可行性研究》編寫大綱,并與哈密林場有關人員充分交換意見,也積極征求自治區(qū)林業(yè)局有關領導的建議,就一些原則問題達成共識。據此,項目組成員對現(xiàn)有資料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分析,運用現(xiàn)代旅游學、森林景觀學和生態(tài)學等理論,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和人本思想作為總的指導思想,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實事求是,適度超前。按照高標準、高起點地要求,積極采用新理論、新技術,并力求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科學、可行、先進和實用?!犊尚行匝芯俊酚?004年5月上旬完成初稿,同哈密林場領導及有關人員充分交換了意見,對存在問題及時調整修改,于5月中旬完成了《新疆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