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所在地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巴人文化。
空山壩:紅軍戰(zhàn)斗遺址傳播最早之地。民國《續(xù)修通江縣志稿》記載:欒巴真人建欒巴寺(南壩寺),頌佛讀經,傳播佛教文化。清嘉慶五年置場鎮(zhèn),建五神宮,集宮、殿、樓閣于一體,民間皮影、龍燈、獅舞、評書等文化活動十分活躍。
1932年紅四方面軍進駐空山壩,在徐向前總指揮的指揮和部署下,與國民黨田頌堯部展開了浴血奮戰(zhàn),取得了“空山大捷”的重大勝利,為反“第三路圍攻”鞏固川陜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翱丈綉?zhàn)役遺址”、“將軍樹”、“李先念骨灰撒放區(qū)紀念碑”、“先念紀念碑”、“紅軍戰(zhàn)壕”、“紅軍洞”、“軍事會議遺址”等紅軍文物歷歷在目。紅軍精神鼓舞了空山人民一代又一代。
1933年3月至6月,軍閥田頌堯糾集38個團,近60000人馬,對剛剛建立的川陜蘇區(qū)進行“三路圍攻”。面對強大的敵人,紅四方面軍采取“收緊陣地,誘敵深入,積極防御”的戰(zhàn)略方針,與敵頑強戰(zhàn)斗。6月上旬,紅10師、紅11師、紅12師和紅72師,在空山壩一帶,集中力量采取斷敵后路,分割包圍的戰(zhàn)術,經過3天的激戰(zhàn),殲敵7個紅軍洞團,5000余人,潰敵6個團,取得了粉碎敵人“三路圍攻”的決定性勝利,捍衛(wèi)和鞏固了蘇區(qū)。
空山壩戰(zhàn)役遺址保護區(qū)至今仍完好保存著紅軍80里戰(zhàn)壕和“紅軍洞”。當年紅11師政委李先念為老百姓保護下來的核桃樹,仍枝繁葉茂,生機盎然。國家主席親筆題寫了“空山壩戰(zhàn)役遺址”,現刻碑立于空山壩中。
1、空山天盆旅游景區(qū)
“天盆”中央,有四座孤峰,卓然玉立,遙相呼應。中峰高約120米,方圓面積約5000平方米,四壁如削,峰頂古松蒼勁,野花遍地,內有溶洞,刻有古人題詞:“第一洞天”。另一峰高約140余米,方圓面積6000余平方米,四壁陡峭,荊棘叢生,整座山體是一個蜂窩狀溶洞,東西南北均可進出,人們戲稱“蜂窩公園”,內有古人題詞“第二洞天”。一九三三年曾是紅軍的營地,故當地群眾又稱它為“紅軍寨”。其余兩個山峰,一名“茨竹包”,山下有一農家小院是紅四方面軍“空山軍事會議”的遺址,這次會議提出了紅四方面軍反“三路圍剿的軍事路線,對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鞏固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一名“撲地蓮花”,由六個隴簾組成,面積約3萬平方米,遠觀如一朵青蓮,盛開盆中。這四座孤峰,交錯排列,構成盆中的主景,盆底四周則長江了石芽,其中,以東北面的“面佛朝天”最為壯觀。該景點長2000余米,寬300余米,大片石牙沿坡排列,高者5--6米,矮者1--2米。遠眺,如萬佛列隊,朝天拜地;近觀,一石一佛,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
“空山天盆”的地表深處,的確是空的,山坡上有許多深不可測的地窟窿,即使山洪暴發(fā),洪水也會在瞬間消失。進入林區(qū)的大石縫得無影無蹤。有趣的是,在龍池村有一個水洞,地下水位永遠與洞口持平,雨季不會外溢,旱季也不會下降,當地群眾稱它是空山的生命源泉?!翱丈教炫琛钡乃闹?,萬山環(huán)列,一百三十七個山峰,峰峰是景,各具特色。
2、掛寶巖
掛寶巖雄踞天盆北部,海拔2088.6米,是通江諾水風景名勝區(qū)的最高峰。頂端圓如珠寶,中間主峰突出臺匾額橫豎云端,匾額中間野草叢生,藤蔓盤結,繡成狀如花環(huán)的兩塊元寶,五彩繽紛,微風指動,使人眼花繚亂。順匾額兩測,各有一石筍,高二十余米,直徑三米許,成一拱形圓門。從拱孔入內,有崎嶇古道,登臨峰頂。峰下有一個五千余平方米的湖泊,水平如鏡,深不可測,久晴不涸,久雨不溢,湖水清洌異常,名“凈水塘”。
3、五佛觀榜
五佛觀榜位于掛榜巖西北,五峰之巔,各有一座高大的怪石,仿佛是五個頭戴僧帽,身披袈裟,神態(tài)自如的圣僧在仰觀掛榜巖上的匾,因而得名。
插旗山位于天盆西部。迎面陡起,長約一千米的山崗上,突起大小五個山包,前抄后復,距離大體相等,青松蓋頂,皺褶分明。微風吹動草木,形如五面綠色鄉(xiāng)旗迎風飄揚。山上兩側,有紅四方同軍留下的長長戰(zhàn)壕。
4、七星燈
七星燈位于空山天盆南部,在方圓5平方千米的山崗上,突起七個高低不等、形態(tài)各異的小山包,高者約120米,低者僅80米,形似農家使用的舊式照明燈。由于山包生長著茂密的楓相樹,金秋時節(jié),楓葉似火,七個山包的陽光下,宛若七盞紅燈,在萬山中閃爍,十分壯觀。一灶三鍋位于空山盆地南面,有一座小山,形如農家土灶,上面有三個圓坑,狀若鍋形。大者底平七千平方米,深三十米,叫大鍋;中者底平三千五百平方米,深二十米,叫中鍋;小者底平二千平方米,深十五米,叫小鍋。并有三個灶門,每個灶門側都住有農戶。鍋之四周邊緣及灶面上青松茂密,其灶其鍋形倉庫一個博大的體育場館。
喀斯特地貌下的山峰園區(qū)屬喀斯特地形區(qū),其獨特的地質結構與豐富的森林資源相融,形成了神奇的空山天盆,逶迤屏列的鳳凰嶺、掛寶嶺、鷹爪嶺和137個空山峰叢及天元峰、天宇峰、天蟬峰、天香峰等天盆奇峰;構成了類型多樣的巖溶異洞和灰?guī)r奇石,如天星洞、穿山洞、紅軍洞、鳳凰洞、天然碑林、萬佛朝天、石林迷宮、掛寶巖奇石、鷹咀巖;組成了群峰奇山,如七星峰、一灶三鍋、宕水峽谷、漏斗落水洞。根據風景資源質量評級標準看,其自然級標準評分值為5,評分值便可為4,奇特性也符合地文資源評價,達到國家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一級和二級標準的水域風光資源,有來自大巴山黃龍洞的大通江,源于鳳凰嶺鳳凰洞的鳳凰溪,潛于空山鄉(xiāng)地下的楊家河,溶洞水形成的瀑布,喀斯特池塘大龍池,增添了公園風景的靈氣和活力。
園區(qū)地貌上屬高原盆地景觀,包括低山、中山山地和山間盆地,空山壩為公園內最大的山間盆地,面積約1300公頃。最高點紅寺嶺2117m,最低點獅象把水口560m。地勢開闊,空間博大,有80多個著名景點,主要分布在空山鄉(xiāng)、臨江鄉(xiāng)、兩河口鎮(zhèn)一帶。
空山森林公園-珍稀動植物園區(qū)森林面積10420公頃,森林覆蓋率90.6%。境內有植物329科2356種,野生動物達50余 種,其中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10余種,如云豹、金錢豹、金凋、黑熊、獼猴、紅腹錦雞、大鯢等,二類珍稀動物有黑熊、鬣羚、大靈貓、小靈貓、水獺、林麝、金貓、豺、斑林貍、黃喉貂、麝、白冠長尾雉、蘇門羚等。
2004年12月被國家林業(yè)總局批準為“空山國家森林公園”,天然綠色食品,野生中藥材遍布全鄉(xiāng),優(yōu)質干果暢銷省內外,“空山黃?!瘪Y名中外。針葉闊葉混交林4244公頃,落葉闊葉林3287公頃,常綠闊葉林400公頃,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222公頃,常綠針葉林1269公頃,以及竹林、天然板栗園和核桃園近500公頃等。同時,獨特的氣候環(huán)境使林區(qū)季象鮮明,8月葵花似錦,一片花的海洋;10月秋葉彩林,層林盡染。
在“空山天盆”四周的崇山峻嶺中,至今還保存著4萬畝原始森林和兩萬畝竹海(木竹),林中生存著1000多種植物,1032種野生動物。植物含15個群系,12個群系數組,4個群系綱,屬兩個植被類型。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原生珍貴植物14種;屬二級保護的有杜仲、銀杏、鵝掌楸、巖柏、蓖子三尖杉;屬三級保護的有厚樸、紅豆樹、青檀、巴山水青杠、大王杜鵑、紅椿、黃孽、八角蓮、天麻。野生動物分5綱,32目,87科,239屬。國家級重點保護的一類珍稀動物有云豹、金錢豹、金雕;空山還盛產銀杏,許多古銀杏,樹干中空,可容八人圍坐聊天,但仍生機盎然,樹干覆蓋面積竟達兩畝。
還有一種珍稀樹木,學名“暖木”。但當地群眾稱它為“待皇樹”,據說若干年前,人們發(fā)現時不知道名字,便報告官府請皇帝命名,而皇帝一直沒有答復,人們只好等待,天長日久,“待竽樹”就成了它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