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中學,全寄宿制公立學校,始建于1932年,坐落在珠江之濱,環(huán)境優(yōu)雅,素有“花園學?!薄叭瞬艙u籃”的美稱。
是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重點中學,廣東省電化教育優(yōu)秀等級學校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電化教育優(yōu)秀等級學校、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廣東省基礎教育研究實驗基地學校,首批佛山市卓越高中創(chuàng)建學校。
石門中學屬于全寄宿制公立學校,與石門高級中學、石門實驗學校、石門實驗中學、石門實驗小學共同組成石門教育集團。
截至2018年,石門中學占地面積96563.8 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98.57%,建筑面積為83818.7 平方米。有66個高中教學班,平均每班人數(shù)不超50人。
截至2018年,石門中學有專任教師250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在職正高職稱教師2人,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108人。江濤、雷蕾老師被評為廣東省首批中小學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多名教師入選廣東省普教系統(tǒng)“百千萬人才工程”名師培養(yǎng)對象。在佛山市新一屆名師評比中,學科帶頭人11人,骨干老師5人;2019—2021年南海區(qū)學科名教師,其中首席校長1人,首席教師2人,學科帶頭人12人,骨干教師等31人,高級班主任2人,骨干班主任2人,教壇新秀9人。
校徽說明:?;沼伞笆T” 二字的漢語拼音開頭字母SM變化而成。M字呈鼎足三立之狀,象征德、智、體全面發(fā)展;中部造型,體現(xiàn)了教育教學的特殊規(guī)律,寄寓著螺旋式前進之意;上部圓球,寄托著師生們對教育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理解的愿望。
石門中學校風:從嚴要求、全面發(fā)展、勤教勤學、開拓進取 石門中學
校訓:任重道遠、毋忘奮斗
石門中學學生優(yōu)良傳統(tǒng):尊師、愛校、勤學、儉樸
石門中學教風:科學、協(xié)作、拼搏 !
學校校歌:《最美石門》
石門中學在校內(nèi)開展各項活動,例如校慶、校友會、體藝節(jié)文藝晚會、體育藝術(shù)節(jié)、十大歌手比賽、科技節(jié)、大眾運動會、軍訓生活、成人禮活動、社團活動等。
石門中學開設田徑、球類、合唱、舞蹈、器樂、文學、書畫、棋類、科技制作、電腦制作和學校特色項目等受學生歡迎的社團;如石門中學天文社、書畫社、跆拳社、吉它社、合唱團、管樂團、琵琶隊、舞蹈隊、心理協(xié)會、科技協(xié)會、街舞協(xié)會、小提琴協(xié)會、航模協(xié)會、天文協(xié)會等50多個學生社團。
石門中學校友會第七屆理事會:名譽會長葉桂林,執(zhí)行會長項玲,副會長潘壽南等35人,理事43人,秘書長、執(zhí)行秘書長、副秘書長7人,共78人。另,2017年由校友發(fā)起成立了石門中學教育基金會,每年頒發(fā)多項獎教、獎學基金。
1932年秋,南??h四司防局長陳鳳江委托旅港南海商會李景宗先生在二三九區(qū)籌建一所農(nóng)村中學。
1933年春,以鳳江為主席的校董會任命李景宗為校長。一面以里水同聲學舍為基地,招生開課;一面擇址北村,辟地六十余畝。作為校址,并取羊城八景之一“石門返照”之意,命名為石門中學。
1935年秋,學校由里水遷入北村??谷諔?zhàn)爭期間石門中學幾經(jīng)輾轉(zhuǎn),分別在里水和香港等地堅持辦學??箲?zhàn)勝利后,石門中學于1946年春季復校,同年又進行秋季招生。
1949年,全校發(fā)展到十個初中班,約四百多名學生。解放后石門中學由南??h政府接管。
1959年,石門中學成為佛山地區(qū)重點中學之一,并被評為省先進學校。
1966年,“文革”降臨。石門中學廣大教師受迫害,學校遭破壞。此后,石門中學曾一度成為一所鹽步公社社辦中學。
1978年,石門中學恢復為佛山地區(qū)和南海縣重點中學。經(jīng)過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學校獲得新生。
1978年,石門中學恢復三年制初中、二年制高中
1985年,石門中學不再辦初中,向高級中學過渡,但后又恢復初中部。
1986年,石門中學校成為普通高中。
1993年,我校被評為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
1994年,石門中學創(chuàng)建示范高中。
1997年從高一開始辦10個高一班,三年后共有30個高中班。
1997年取消初一教師子弟班招生,以后不再附設初中班。
2003年初創(chuàng)辦了石門實驗小學和石門中學獅山校區(qū)。
2006年4月順利通過了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初期督導驗收。
2004年9月創(chuàng)辦石門實驗中學(初中)?!笆T教育集團”已涵蓋了從小學到高中教學的五所學校(石門實驗小學、石門實驗中學、石門實驗學校、獅山石門高級中學、石門中學),學生13000多人,專任教師8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