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府帖》是唐代政治家褚遂良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全唐文》。
潭府帖
潭府下濕,不可多時。深益憒顇,況兼年暮。諸何足言,疾患有增,醫(yī)療無損。朽草枯木,安可嗟乎。自離王畿,親故阻越,每思宿曩,寧喻于心。承汝立行可謩,出言成軌,遷居要職,擢任雄臺。聞之嘉聲,增以羨慕,更得汝狀,深美吾誠,因奏事問,方便在意,徒居此土,深成要佳汝悉也。五月八日,舅遂良報薛八侍中前。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唐代書法家,唐初四大書家之一。貞觀年間被封為河南郡公,故稱“褚河南”,歷任起居郎、諫議大夫、中書令等職。褚遂良初學(xué)歐陽詢,后學(xué)虞世南,并取法王羲之,融會貫通,自成一家,世有“字里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的美譽。傳世碑刻有《同州三藏圣教序碑》《伊闋佛龕記》《孟法師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