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山一中創(chuàng)建于1925年,首任校長是鶴邑華僑李照衡先生,經過九十年的建設發(fā)展,現已是廣東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語文教改示范校、地理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先進集體,為國家培育出全國兒童音樂作曲家宋軍、作家馮明之等眾多優(yōu)秀人才,教學質量年年攀升,高考成績連續(xù)多年高居江門各市區(qū)學校榜首,先后培養(yǎng)出17名高考省單科狀元,被譽為“江門市乃至廣東省基礎教育的一面旗幟”。
素有鶴山名勝“南山毓秀”美譽的一中校園,林木蔥蘢,花繁草茂,蟬鳴鳥唱,風清氣爽,校園占地面積13多萬平方米,學校規(guī)劃超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教學區(qū)、運動區(qū)、生活區(qū)組團分布,數十座功能各別的教學樓館,坐落于坡麓丘頂之上,隱現于碧濤綠浪之中,是一方難覓的滿盈墨彩、泛溢書香的求學福地。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2727人,51個教學班,專任教師232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江門市學科帶頭人4人、鶴山市名教師、名班主任及學科帶頭人48人、高級教師及碩士研究生共85人,學歷達標率100%。學校教師隊伍素質高,敬業(yè)奉獻的精神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學校堅持以“勞心勞力,達己達人”為辦學理念,形成“尊師愛生、勤教苦學、艱苦樸素、守紀愛國”的優(yōu)良校風。近兩年,學校先后被評為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學校食堂、廣東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廣東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廣東省五四紅旗團委。
2015年高考,鶴山一中參考的944名學生全部入圍,是江門市一所高考入圍率達100%的學校,重點本科入圍人數434人,重點本科入圍率達46.0%,重本入圍率居江門市第一位,本科入圍人數883人,本科入圍率達93.50%,本科率持續(xù)高居江門市第一位,文科、理科總分600分以上的同學多達219人,其中施尉睿同學理科總分672分,被香港中文大學錄取。
2016年高考,948人參加高考,947人入圍,入圍率99.9%,重點入圍人數414人,重點率43.7%,本科入圍人數887人,本科率達93.6%,高考英語聽說考試,繼續(xù)保持平均分和優(yōu)分率江門第一位,江門市文理總分前十名,鶴山一中占3人。
近兩年,鶴山一中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和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獲得全國一等獎15人次,二等獎13人次,三等獎24人次;廣東省一等獎21人次,二等獎72人次,三等獎82人次。
鶴山一中坎僑堂——“鶴山第一碉樓”
坎僑堂,始建于1930年,如今屹立在鶴山一中校園境內的古建筑。它被前鶴山市長宋毅行譽之為“鶴山第一碉樓”。要理由佐證這個“第一”并不困難,記載著半個多世紀厚重的歷史。幾乎所有回訪的校友及四方游客,都少不了在這座沙坪標志性建筑、有鶴山第一碉樓之稱的坎僑堂前留影。
沙坪的標志性古建筑中,規(guī)模大,保存完好的當推坎僑堂莫屬。
這座全部為僑胞捐助的歐式建筑??矁S堂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中座為3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兩側各有一座四層高的園頂碉樓,不僅襯托整座建筑之非凡氣勢,且極具防范盜賊之功能,原鶴山市長宋毅行譽之為“鶴山第一碉樓”,此言實至名歸。堂內設15教員室,4宿舍,1~3室為男生宿舍,4室為女生居所,美其名為家事教育館。堂右為校長室,依山勢而建,平頂素垣,中西合璧。堂前一曠地,廣約3畝。
由于年代久遠,兼之受戰(zhàn)火摧殘,坎僑堂于1991年被定為危樓,1994年,由校友和社會熱心人士捐資按原貌重修,1995年11月落成,現為宿舍樓。
出生于1893年9月的李照衡,名鑒平,系鶴山市桃源鎮(zhèn)祿洞村人,少年隨父兄赴美求學,畢業(yè)于美國士丹佛大學。求學期間,他深為祖國積弱而擔憂,也深感教育強國之必要。為振興祖國教育事業(yè),他拋棄了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1925年偕其妻陳瑞平(同學,新會人)回到家鄉(xiāng),受聘為鶴山縣中學校長,參與學校籌建工作。當年的一中是在一所破舊祠堂做校舍。為改善教學條件,校董決定到海外籌款,李照衡被推舉為海外募捐專員。是年11月,他偕夫人遠涉重洋籌募建校經費。從1925年起,李照衡夫婦先后三次越洋募捐,歷時4載,途經歐美及東南亞500余埠,行程15萬英里,募捐毫銀32萬余元。夫妻倆不辭勞苦,櫛風沐雨,沖破重重障礙,堅持挨戶勸募,集腋成裘,終于在南山建起包括坎僑堂等一批新學府。1931年4月,一中從馮家祠遷入新校舍,結束在祠堂上課的日子。
從上世紀50年代起,即一直被定為縣、市的重點中學;近10多年間,先后9次獲省級的表彰獎勵;
1994年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1997年獲“廣東省先進集體”稱號;
2001年獲“廣東省僑資學校辦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
2008年5月,獲得“教學水平優(yōu)秀學?!狈Q號。
學校有61個教學班,專任教師210多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江門市名教師及學科帶頭人共5人、高級教師及碩士研究生共46人(截止于2008年12月)。
校訓:尊師愛生、勤教苦學、艱苦樸素、守紀愛國
校歌:南山氣象獨鐘靈,校址肇太平,昆侖西峙大雁東屏。人文蔚起盡崢嶸,吾曹共學第二家庭。切磋砥礪業(yè)專精,勞心勞力,達己達人,發(fā)揚吾校之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