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無論在古今中外,都被認(rèn)為是人生儀禮中的大禮。在婚禮的選擇上,越來越多的新人選擇傳統(tǒng)的中式婚禮,因為中式婚禮不僅有濃厚的文化氛圍,而且充滿著喜慶、溫馨的味道。那么選擇中式婚禮的新人該注意啦,以下就是小編為大家準(zhǔn)備的中式婚禮全攻略,一起來看看。
是在婚姻籌劃、準(zhǔn)備階段所舉行的一些儀節(jié)。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迎親,即所謂的“六禮”。
正婚禮是指新娘被接到男方家以后,所舉行的正式結(jié)為夫婦的儀式。主要有:拜堂、沃盥、對席、同牢合巹和馂余設(shè)衽幾項。
婚后禮,使新婦成為男家的一分子,與男家的親族融合在一起,所以又稱“成婦禮”。成婦禮主要有:婦見舅姑、婦饋舅姑、舅姑饗婦、獻(xiàn)之禮、廟見成婦。
其實就是提親,古代得有媒人去提親,也就是“明媒正娶”。當(dāng)然不能空著手去,基本上是男方家長和媒人一起,帶著準(zhǔn)新郎的生辰八字和禮物去女方家正式拜訪。發(fā)展到現(xiàn)在,就是雙方父母的第一次正式會晤,媒人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并不出場,禮物一般是煙酒茶糖。古時納采由雙方父母決定,而現(xiàn)在當(dāng)然是男方求婚成功后才能去女家提親了?!厩蠡楣ヂ?>】
六禮之二,其實就是習(xí)俗“換庚譜”,男家詢問女家關(guān)于女家女兒的姓名、時辰八字。若女家接納男家提親就會交出女兒生辰八字,男家占卜兩人的生辰八字是否匹配,如卜吉兆的話,就會決定兩人成親。如今堅決破除封建迷信,一般到這一步就是具體了解一下雙方家庭的情況,例如健康、財產(chǎn)等一系列相關(guān)問題。
即“過文定”,這時其實婚事已初步議定,算正式訂婚。講究的人家會下小定,一般僅是男方給女方一個或一對金屬戒指,講究一些的,男方要送女方首飾四樣:戒指一個或一對;鐲子一對;耳環(huán)一對;頸圈一個。這就是送鉆戒的時候,婚戒一般是新人一起去挑,但訂婚戒指/求婚戒指必然是男方自己決定,原則當(dāng)然是鉆石越大越好。【戒指選購>>】
亦稱“納成”,即男家納吉往女家送聘禮(下大定),其實就是男方往女方家里送聘禮,過禮下定儀式都在上午舉行,這就是俗話說的“早禮晚嫁妝”。古時聘禮很多,但講究的人家都是一起放在嫁妝里再陪嫁回去的。如今已沒有那么繁瑣的聘禮嫁妝,完全是看雙方家庭條件,未來婆婆此時就該拿出祖?zhèn)鞯凝堷P鐲啥的,未來丈母娘一般也會送出一對腕表。
請期即是“擇吉日”成婚的意思。男家會擇定一個成婚的良辰吉日,再準(zhǔn)備婚期吉日書和禮品給女家,女家受禮及同意后,便可確定婚期。古時需要詢問女方經(jīng)期以避讓,現(xiàn)在大部分人都選擇公眾假期或者雙方親屬休假有空的日期時間。更重要的是,算清楚婚禮舉行地點和酒席地點的排期。
等于“六禮”中的“親迎”。古時通常是由新郎親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帶領(lǐng)迎親隊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F(xiàn)在就是新郎帶著伴郎兄弟團到新娘家接新娘,這個時候伴娘和姐妹團就會在門內(nèi)要求新郎等人給紅包或者進(jìn)行有趣的活動近才放行,就算新郎進(jìn)入了屋內(nèi),也要找到女方藏好的新娘鞋才可接走新娘。
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然后依次拜見公婆及尊長親戚。新人面向主席臺跪坐于墊子上,表達(dá)了新人對天地、父母和彼此的一種感恩與承諾。這時,被拜的雙方往往要贈予禮物,最后夫妻交拜。如今的拜堂簡化成,新郎接到新娘后在女方家,對女方父母的敬茶改口;以及接新娘到男方家對男方父母的敬茶改口。在這個過程中,雙方父母贈予新人紅包金飾。
沃盥之禮是指為入席前的新娘、新郎澆水盥洗,表達(dá)出新人對婚禮的鄭重之情。新婿自行將手、臉擦拭干凈,后為新婦浸濕毛巾,擦手,凈面。代表著此刻兩位新人懷著純潔明凈的心投入新的生活。這個禮儀到如今也比較少見,傳統(tǒng)的的中式婚禮許多步驟已被簡化或刪除,但其內(nèi)容核心還是不變的。
新婚夫婦交拜禮畢,要相對而坐,謂之對席。新人相對而站,中間夾著幾案,新人相對而跪,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結(jié)發(fā)為夫妻,恩愛永不移。對席的位置,男西女東,意以陰陽交會有漸。這個禮儀如今似乎被弱化了,隨著社會的進(jìn)步,男女地位的逐漸平等,夫妻間有很多這樣交流的瞬間。然而在古時,這是女子少有的男女平等的機會。
“同牢”是指新婚夫婦共食同一牲畜之肉。合巹是指夫婦交換共飲,最初合巹用匏瓜,匏是苦的,用來盛酒必是苦酒。匏既分為二,象征夫婦由婚禮將兩人合為一。所以,夫妻共飲合巹酒,不但象征夫妻合二為一,永結(jié)同好,而且也含有同甘共苦的深意。合巹禮流傳至今,發(fā)展成“交杯酒”已成現(xiàn)代婚禮的重要內(nèi)容。
這是通常所說的合床禮,正式成為夫妻。新娘脫服由女侍接受,新郎脫服由男侍接受,新郎親脫新婦之蓋頭,此時侍人持燭而出。此后男女雙方正式結(jié)為夫婦。合床也就是我們電視上所看到的,拜堂后把新人送入洞房。按照現(xiàn)在的理解,就是新人的新婚洞房之夜, 這一晚是新人踏入幸福滿滿時刻的第一晚,當(dāng)然要注重床上用品質(zhì)量。【婚慶家紡>>】
婦見舅姑:妻稱丈夫的父親為“舅”,稱丈夫的母親為“姑”,成婚后的第二天早晨,新娘就早早起床、沐浴,新婦拿著盛著棗、栗和腶修等物的竹器到公婆的寢門外等待。盛有“棗”取早起之意,“栗”取顫栗之意,“腶修”取振作之意。而現(xiàn)在,新媳婦嫁入男方家的第二日早上,一般也是要早起給公婆敬茶,但很多家庭并不強求。
婦饋舅姑:根據(jù)《禮記》,“婦饋舅姑”之禮是隨著“婦見舅姑”之后的,新婦親自侍奉公婆進(jìn)食,待二老食畢,婦要象征性地吃公婆的余食以示恭孝。另有一說,“婦饋舅姑”指的是新婦過門后第三天,就要下廚房燒飯做菜,以饋舅姑。以示自此后將主持中饋,以盡孝道。比起媳婦的廚藝,現(xiàn)在更注重的媳婦對公婆的孝順,并處好婆媳關(guān)系?!拘㈨樒牌?>】
舅姑饗婦:公婆為新婦安食漱口,并以“一獻(xiàn)之禮”酬新婦,以示長輩的關(guān)懷。一獻(xiàn)之禮,先由主人取酒爵致客,稱為“獻(xiàn)”;次由客還敬,稱為“酢”;再由主人把酒注入觶或爵后,先自飲而后勸賓客隨著飲,稱“酬”,這么合起來叫作“一獻(xiàn)之禮”。在“獻(xiàn)”的環(huán)節(jié)中,有洗爵的步驟,公公在洗爵于南,婆婆洗爵于北。這個步驟現(xiàn)在也不存在。
廟見成婦:廟見禮為“新婦祭行于祖先”——婚后三個月,夫家擇一日,率新娘至宗廟祭告祖先,以表示該婦從此正式成為夫家成員。自此,婚后禮完成。而在這期間,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會回一次娘家,完成“回門”?!盎亻T”這個習(xí)俗保留至今,而廟見成婦已被弱化,大概演變成新媳婦到宗祠上香。如果不是在老家結(jié)婚,新人也不會特意回宗祠上香。
傳統(tǒng)的中式婚禮暫時介紹到這里,希望每對新人都能擁有一場專屬自己的完美浪漫婚禮。無論選擇哪種形式的婚禮,都希望有情人從此一直幸福下去,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